前 言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度专业化分工,使物流热持续升温,物流作为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和影响众多领域发展的巨大潜在市场,受到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尤其是2009年2月25日,《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被审议并原则通过;3月10日国务院印发了《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前九个产业集中在生产领域,属于第二产业,而物流业是服务于上述九大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产业。把物流业列入十大产业,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从而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互动发展,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的产业竞争力。将物流业纳入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对物流企业来说是恰逢其时。各城市更是将物流业定位为自身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纷纷从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引导等方面入手,大力推进物流业的发展。另外,2008年北京奥运会推出的“绿色运输”,使全国兴起了一股“绿色浪潮”,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革命蓬勃兴起,绿色化运动正向各领域渗透。现代运输业作为一个综合性和关联性强的产业,绿色物流运输的研究具有可观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尽管我国物流产业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有着巨大的社会需求,而且这种需求不仅仅表现在规模和数量上,更表现在质量和效率上。但是,我国物流产业的现状还不尽如人意,比如运输速度慢,装卸、搬运作业的自动化程度低,仓库硬件、软件的设施条件差,高层立体化、自动化技术远远没有得到普遍应用,缺乏专业化的存储设施,物流作业的组织和管理技术落后,无法满足物流服务社会化的要求,货物包装标准化、大型化、集装化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推广,物流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等问题还比较普遍。这极大地妨碍了物流的产业化和服务的社会化进程,阻碍了物流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但是物流管理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瓶颈。企业对物流技术的需求,对物流人才,特别是物流一线管理人才的需要越来越迫切。为了适应培养技术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的需要,由全国商务人才职业测评办公室和全国物流职业能力考评委员会组织编写了《现代物流管理》教材。该教材由黄福华任主编,负责内容和框架体系的设计,并与副主编刘建朋一起总纂定稿,李利晓、贺国杰、张书瑞、李凤莲等同志参与编写。本教材为从事物流与采购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材料,必将为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一些高校及国内专家的大力支持,同时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借鉴和吸收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对他们表示真诚的感谢。由于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和遗漏,敬请社会各界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0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