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财务分析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重点课程,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财务会计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设置,在专业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企业财务会计数据的理解,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具备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财务预警分析以及考核企业整体绩效的能力。

  本书以会计学专业高年级学生作为主要阅读对象,也适用于工商管理硕士(MBA)的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并可作为财务分析人员的参考书或财会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教材。

  本书由四篇组成:第一篇为财务分析基础,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介绍财务分析的内容、财务分析的主体和目的、财务分析框架、财务分析的信息来源与评价标准、财务分析的程序和方法。由于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战略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最终通过财务数据反映出来,因此本书第一篇中还介绍了如何结合企业宏观环境、行业结构和企业经营战略进行财务分析的基本思路。第二篇为财务报表分析,包括第三至第六章。本篇主要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案例,系统介绍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阅读和分析方法。第三篇为财务效率分析,包括第七至第十二章。本篇是本书的重心,也是对第一篇和第二篇知识的具体运用,主要介绍了评价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投资报酬、发展能力的指标和分析方法,以及综合财务分析方法。第四篇为财务分析的扩展知识,包括第十三和第十四章。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定性和定量方法进行财务危机预警分析,以及如何运用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EVA)等方法对企业整体绩效进行综合评价。

  本书的主要特点如下。

  (1)根据会计专业学生特点、知识结构和实际工作需要安排本书结构。从介绍财务分析基本知识入手,阐述了财务报表阅读和理解、财务效率分析、财务分析知识的扩展三部分内容。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深对财务报表的运用能力,能够对企业的财务能力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2)尽可能联系企业实际,注意理论与实践并重。本书的每一章节,在介绍一般性知识的基础上,均结合上市公司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便学生将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于实践,缩短书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距离。

  (3)为了便于学生自学和检查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每章前有重点内容介绍,每章后有本章小结、思考题、练习题和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案例分析,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和分析思考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关注我国资本市场的兴趣。

  本书由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魏素艳教授担任主编,负责设计框架结构、拟定编写提纲、组织分工以及全书总纂和定稿工作。北京理工大学孙利沿和张秀梅副教授担任本书的副主编,北京理工大学王涵参加了本书部分章节的编写工作。各章编写分工如下:魏素艳,第一、二、七、八、十章;北京理工大学孙利沿,第三至第六章;王涵,第九章;张秀梅,第十一至第十四章。此外,北京理工大学的李杰、马春雪、张丽萍、杨钥等同学进行了数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可能存在不妥之处,甚至存在错误和疏漏,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日后修改和完善。

                                                                 编  者

  2011年1月28日于北京

  ??

  

  ??

  

  ??

  

  ??

  

  

  

  

  

II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