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编从1994年开始使用Internet,自1998年以来,一直从事网络方面的管理、教学、科研和创作工作,曾主编或参与创作了几十本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技术、网络管理与网络应用方面的著作。主编的教材或创作的书籍,曾先后获得过2009年度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普图书类三等奖和提名奖,先后两次获得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称号;此外,还在多家出版社先后出版了多本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的主编和作者曾尝试在各类本专科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信息工程、自动化、网络传媒、计算机应用、网络服务与应用、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网络与应用等多个专业的学生中,开设了多种网络技术、网络应用、计算机应用和管理相关的课程,如计算机网络、网络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与应用、网站规划与建设、网络管理、Internet技术基础、电子商务基础等课程,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学生的普遍欢迎。本书主编还曾在某外企担任计算机和网络部门的主管。
总之,本书就是主编和作者结合教学、科研、写作,以及在组网、建网、管网和用网方面的实践经验编写而成的。考虑到本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书采用了由浅入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写作方法,逐步将读者引导到计算机网络的王国。
为了便于不同学时、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灵活选择,本书将全书的11章划分为2个主要模块,其主要内容涵盖了以下的章节和内容。
第一篇 网络基础篇: 包含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物理层基础与应用、数据链路层基础与应用、网络层基础与应用、传输层的基础与应用、应用层的基础与应用7章。在这一篇中,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网络相关的基础理论、网络模型、网络协议,以及各层所涉及的设备、程序或协议的类型作用与应用特点。以下是各章重点解决的问题。
(1) 计算机网络概论: 主要解决认识计算机网络的问题。重点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分类、拓扑结构、典型应用、主要性能指标,以及Internet与局域网的组成结构与基本构件等网络相关的基本概念与知识。
(2) 计算机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 主要解决网络的分层工作与通信问题。重点介绍了网络的协议、OSI和TCP/IP网络体系结构、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以及网络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不同层次下的交流规则等基本理论与概念。
(3) 物理层基础与应用: 主要解决计算机与网络的物理连接问题。重点介绍了物理层的知识、物理层通信要解决的问题、完成的功能、数据通信的基础等基本理论与概念,以及传输介质等物理层产品及其应用特点。
(4) 数据链路层基础与应用: 主要解决局域网中节点的工作依据及可靠传输的问题。重点介绍了数据链路层的知识、应实现的功能、局域网的工作原理等基本理论与概念,以及以太网的标准、数据链路层的部件与设备的应用特点、交换式以太网、虚拟局域网等数据链路层的产品及其应用技术。
(5) 网络层基础与应用: 主要解决TCP/IP网络(Internet、Intranet)的核心技术问题。重点介绍了网络层的相关知识、应实现的功能、TCP/IP网络的基本参数、IP编址与子网划分技术等与网络层密切相关的基本理论与概念,以及网络层设备基础、路由技术、主要产品与应用技术。
(6) 传输层的基础与应用: 主要解决网络中分布式进程的工作问题。重点介绍了传输层的相关知识、应实现的功能、分布式进程通信的基本概念、进程通信的多路复用与多路分解等传输层的基本理论与概念,以及传输层两个实用协议的作用与基本概念。
(7) 应用层的基础与应用: 主要解决TCP/IP网络的应用问题。重点介绍了应用层的相关知识、应实现的功能、应用程序体系结构、主要应用模式的工作方式等应用层涉及的基本理论与概念,以及DNS、DHCP、SMTP、POP3、FTP、Internet中流行的下载技术等应用层最基本的应用协议与基本服务的作用与工作方式。
第二篇 网络应用篇: 包括网络设备应用技术、网络模式应用、建立网络基础服务系统和接入Internet与无线网络应用技术等4章。在这一篇中,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网络模型所涉及的网络设备、实用程序或协议的具体实现技术。本篇涉及的各章是第一篇中网络基础理论的具体应用环节,以下是各章重点解决的问题。
(1) 网络设备应用技术: 重点介绍网络的主要设备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典型应用技术及网络模拟器的使用,包括交换机基本管理技术,虚拟局域网的应用技术;路由器的基本管理技术,静态与动态路由技术,以及交换机与路由器联合应用的实现技术。
(2) 网络模式应用: 重点介绍“对等网和C/S网络”的典型应用技术,包括微软工作组网络与域网络的实现,以及各种对象的应用与管理技术。
(3) 建立网络基础服务系统: 重点介绍网络常见的基础服务子系统的实现技术,包括DNS、DHCP、Web和FTP服务子系统的实现与管理技术。
(4) 接入Internet与无线网络应用技术: 重点介绍Internet接入相关的基础知识、接入Internet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各种规模用户的接入方案、无线网络的基础知识与主要设备等相关产品与应用技术,其中包括有线和无线路由器接入Internet的实现技术,组建无线工作组网络,以及通过软件,如ICS服务器接入Internet的实现技术。
本书层次清晰,概念简洁、准确,语言流畅、图文并茂,内容安排深入浅出、符合认知规律,实用性强。书中既有适度的基础理论的介绍,又有比较详细的组网、管网和用网方面的实用技术。每章后面附有大量习题和思考题,需要实验的章节还附有实训环境、目标和主要内容方面的建议。
总之,本书适合作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网络技术等课程的用书。这些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工程、信息工程、办公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网络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其先修课程为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结构与组成、操作系统等。由于本书涉及了两个层次,第一篇是基础篇,第二篇是应用篇,因此,可以根据专业、学时的不同进行内容的选择和组合。
学习本课程的学生应当注意,首先,不应当将计算机网络作为一门纯粹的理论课程学习,而应当将其当做一门应用技术的课程来学习;其次,网络设备、网络服务程序和各种局域网的组建技术只有与相应的理论密切结合,才能更好地体会和应用到网络实际中;最后,在管网和用网的过程中,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推荐的学时分配表篇 号序号授 课 内 容学 时 分 配讲课实训第一篇 网络基础篇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2第2章计算机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2第3章物理层基础与应用4第4章数据链路层基础与应用4第5章网络层基础与应用8第6章传输层的基础与应用4第7章应用层的基础与应用4第二篇 网络应用篇第8章网络设备应用技术88第9章网络模式应用48第10章建立网络基础服务系统88第11章接入Internet与无线网络的应用技术44合 计5228 本教材由尚晓航担任主编;其中,尚晓航和郭正昊参与了第1、2、3、4、5、6章的编写任务;张姝、马楠、郭文荣、陈鸽、郭利民、余洋、安继芳、常桃英、余学生等同志参与了其他章节的编写工作;此外,尚晓航还负责全书的主审与定稿任务。
在本教材的编写和出版过程中,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白立军提供了大力的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由于计算机网络与技术的发展迅速,作者的学识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201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