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和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结构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制造业生产一线技术工人的重要培养基地,肩负着艰巨的任务,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育部根据国家机械制造行业的新状况,结合近几年来职业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于2009年颁布了新的《中等职业学校金属加工与实训教学大纲》,新教学大纲的颁布必然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推动相关课程的新一轮改革。金属加工是机械加工的主要组成部分,加强金属加工相关课程的建设,增加金属加工实训投入,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也使得金属加工方面人才的培养更加适合当今社会的需求。有鉴于此,我们根据新颁布的大纲要求,结合车工岗位能力和岗位规范要求,开发了本教材,希望对中等职业学校“金属加工与实训”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对教育部新颁布大纲的推广与贯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教材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本教材的编写突出对学生相关“入门”基础技能的训练; 重视学生安全和文明操作,加强岗位能力培养和行业规范教育,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2. 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突出技能操作,注重加工工艺分析,每个任务都配有工艺卡、重点操作步骤,以图解的形式配以简明的文字来说明具体的操作过程。
3.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任务的引领,鼓励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加强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每个任务之后都配有知识巩固与提高训练。
4. 本教材既对技能“点”进行分类细致讲解,又通过综合训练使学生能够从“面”上系统地掌握技能。
5. 本教材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与方法,开发了多媒体教学资源包。
本课程的教学学时为4周(120学时),课时安排如下。
序号教 学 内 容
课时分配
理论
实践
1
模块一车工操作规程
4
8
2
模块二车床的操作
4
12
3
模块三车刀的刃磨与安装
4
16
4
模块四常用量具与夹具的使用
2
8
5
模块五车削加工的基本操作
12
30
6
模块六综合训练
4
16
7
合计
30
90
本教材由青岛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高级讲师王桂莲任主编,大连轻工业学校高级讲师张吉林和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高级讲师韩式国任副主编。第一、二、五模块由王桂莲编写,第三模块由韩式国和青岛市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王龙编写; 第四模块由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潘克江和大连轻工业学校实训中心技师杜玉波编写; 第六模块由大连轻工业学校张吉林编写。另外,在编写过程中青岛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机械加工车间高级技师梁锡福为工件加工工艺的制订提供了宝贵意见,信玉芬、童燕波、郑海波、侯强等参加了资料整理工作。
本教材由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陈关龙、重庆市能源工业技师学院戴刚审稿,在此表示诚挚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恳切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1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