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本教材依据教育部2009年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常识与钳工实训教学大纲》编写,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在编写过程中,编写组成员深入学习、领悟新大纲的要求,并融合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尽量全面准确地体现新大纲的内涵,使教材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落实新大纲要求、实现教学目标的得力助手,同时也成为学生学习相关机械常识和钳工技能的有效保障。

  基于此,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能力为主线,渗透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教育,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在编写时,打破常规,体例新颖,图文并茂; 在叙述上,避繁就简,通俗易懂,配套资源,提高认知。

(2) 为了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持续激发其学习兴趣,本教材在环节设计上层次分明,要求清晰。各学习内容均以如下顺序有序开展。

① 实例导入:选取生产或生活中典型的产品或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 知识链接:将主要知识点以知识链接的形式呈现,一目了然。

③ 关键词:将应知知识或应会技能进行归纳、解释或描述,突出学习的重点。

④ 练习:选取典型的生产或生活实例作为习题,巩固学生对知识或技能的学习。

(3) 促进中等职业学校非机类相关专业机械常识与钳工实训的课程改革。教材除了符合新大纲要求、更新内容之外,还积极吸收了近年来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各方面成果,通过教材的组织与设计,力争在课程教学组织、理实一体化、过程性学习评价等方面起到推动作用。

本教材采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和现行的最新国家标准。

本课程教学总学时为64学时,具体学时分配建议如下表所示。

模块内容学时备注

模块1机械制造概述4

模块2机械拆装技术基础4建议在实训室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

模块3机械识图18

模块4常用机械传动5

模块5工程材料5

模块6钳工基础训练26建议在实训室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

机动2

合计64

本教材由蔡连森(模块1)、冯正木(模块2)、娄海滨(模块3、模块6)、杨义准(模块3)、夏冬芹(模块4)、毛松发(模块5)、陈雷(模块6)、陈小茹(附录)共同编写,并由娄海滨担任主编,蔡连森、陈雷担任副主编。王玉忠、周达飞、陈恒波、徐进等参加了资料整理工作。

本教材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由广州市轻工高级技工学校成振洋、北京理工大学董国耀审稿,在此表示诚挚感谢!

本教材有配套练习册。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教材中可能会有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