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1. 写作背景

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工程科学技术。软件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与方法已成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范畴的一项重要内容。用软件工程的思想进行软件设计与开发的先进性是众所周知的,它在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占据无可争议的主流地位。作为软件技术人员,接受软件工程的概念并不难,但是要真正理解、掌握和运用这门先进的技术并完整地进行系统开发,是有一定难度的。鉴于此,编者编写了这本关于软件工程系统分析、设计和实施的教材,以使更多同行受益。

几年前,编者编写的《软件工程(第2版)》备受老师和读者欢迎。为更好地反映最近几年软件工程领域的发展现状,编者根据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指导精神,总结近年来教学和科研的经验,在第2版基础上做了调整和增删,形成了这本教材。主要从下述4个方面进行了精心修改; 删掉了一些较陈旧或较次要的内容; 增加了一些较新颖或较重要的内容; 用UML的概念与符号重新改定了有关面向对象方法学的内容; 结构上也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2. 本书结构

本书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包括第1~3章。

第二部分结构化方法,包括第4~6章。

第三部分面向对象方法与实现,包括第7~16章。

第四部分质量与工程管理,包括第17~20章。

3. 本书特点

本书对各章的概念都进行了严格的论述,每一个概念都有相应的例子解释,同时各章都配有习题。编者还编写了与本书配套的《软件工程习题与解答》,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

4. 适用范围

软件工程是软件系统开发课程的教科书,适合开设有软件工程课程的大学高年级和低年级研究生作为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在选修本课程之前,读者应该具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数据结构和数据库技术。另外,如果具有算法语言的编程经验,会有助于深入理解系统开发过程。

5. 编写方法

本书是编者根据近十年来对软件工程学、面向对象方法等的教学与研究,以及编者负责或参与几十项软件开发项目的实践经验,并结合软件开发新技术编写而成。根据编者的教学经验,读者学习一门新技术的时候,教材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编者在修订的时候,对于部分章节和内容做了更新和修改。

6. 如何使用本书

根据实际情况,在教授时建议安排54~60学时。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风格和喜好删除章节,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灵活调整章节顺序。另外,前面带*的部分为选学内容。

第1章绪论(2学时)

第2章基本理论(2学时)

第3章可行性研究(2学时)

第4章需求分析与*体系结构(4学时)

第5章总体设计(4学时)

第6章软件详细设计(4学时)

第7章面向对象方法概论(4学时)

第8章模型(2学时)

第9章对象分析(4学时)

第10章关系分析(4学时)

第11章控制驱动部分的设计(4学时)

第12章问题域部分设计(4学时)

第13章用户界面设计(2/4学时)

第14章数据库及其接口设计(2学时)

第15章*形式化方法(0/4学时)

第16章软件实现(2学时)

第17章软件质量(2学时)

第18章软件测试(2学时)

第19章软件维护(2学时)

第20章软件项目管理与计划(2学时)

编者

2011年1月于广州小谷围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