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产业经济学是一门重要的经济学学科,国内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大多开设这门课程,还有大量的产业经济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需要修读这一课程。目前,国内同类教材共有几十种,而且还引进翻译了国外教材十几种。与众多的教材相比,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一、 注重条理性

国外的产业经济学狭义地界定为产业组织理论,我国的产业经济学则更为广泛,一般都包括产业组织、产业布局、产业关联、产业结构、产业规制、产业政策等内容。但各个部分相对孤立,没有揭示出相互之间的紧密逻辑联系,好像是拼凑在一起似的。本书构建了一个以分工为基础的产业经济学的逻辑框架,并力求内容的条理性。其一,全书通过一个知识结构图,充分展示产业经济学是基于分工的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其二,分层次、有重点、清晰地阐述基本原理和相关内容。每章之前先介绍教学要求和重点难点;每一章再通过多层次的章节条目区分内容层次;正文中通过定义、定理、公式、图表等多种形式清晰地阐述基本内容;每章结束后再通过内容小结和复习思考题,进一步地强化重点知识的掌握。

二、 强调应用性

产业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学科,对政府的经济管理决策和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都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所以,本书强调通过具体案例和中国实际来阐述和介绍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充分体现了这门课程的实际应用特征。首先,在每一章的正文之前先通过一个导入案例,给学生一些感性认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在正文中通过穿插引入相关案例和数据阐述基本原理;再次,在每一章后面再附上若干案例分析和材料分析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最后,本书最后附录特别介绍了行业分析报告的撰写和范例,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产业分析。

三、 定位中级层次

产业经济学不仅是一个二级学科,也是一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政策、产业规制等内容。所以,产业经济学严格来说不是一门课程,而是一组课程或一个课程群。经济管理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需要了解上述基本内容,但又无法修读上述全部课程,一般只是修读一门产业经济学课程,对产业经济问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所以,本书定名为《产业经济学原理》,作为经济管理专业高年级本科生修读产业经济学课程的中级层次教材,对上述产业经济基本原理做一些初步的介绍。

本书的编写是在三位作者分工协作中进行的。首先由宋胜洲对全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大纲进行初步设计,并经过大家多次讨论不断完善,然后各个成员进行分工完成初稿,再经过课题组成员多次的讨论、修改和完善,最后再由宋胜洲进行全面统稿。各章最后完成人分别为:第1章,宋胜洲;第2章,宋胜洲;第3章,宋胜洲;第4章,宋胜洲;第5章,高鹤文;第6章,郑春梅;第7章,郑春梅;第8章,高鹤文;第9章,郑春梅;第10章,高鹤文。

本书在编写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北京市教委专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专项——应用经济学”(项目编号:PXM2010_014212_093659)和第45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基于知识链的全球生产一体化发展方式”(批准号:20090450624)的资助,还得到了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作者致以衷心感谢。此外,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大量地借鉴了国内外许多经济学者的研究成果,对这些作者的工作,我们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书中不尽如人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不吝赐教,以便今后的修订和完善。同时欢迎读者就共同关心的问题来信来函进行讨论。

编著者201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