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国际形势,伴随国内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迎来了新的竞争和挑战。在高等教育正步入大众化阶段的今天,大学校园已不再是悠悠的"象牙塔",大学生在校期间面临着环境适应、学习适应、人际交往、性与爱、理想与现实、升学、就业等方面的心理压力与冲突。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导致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我们的调查显示,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已占30%左右。特别是近几年,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被迫休学、退学、自残、自杀、伤害动物,甚至杀人的案例已不鲜见,这些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如何适应高科技和网络时代的要求,培养出更多的德才兼备、情智并重、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人才素质的提高。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大学阶段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是大学生正常学习、交往、生活和发展的基本保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成功,也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因此,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这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许多高校已经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全校的公共选修课。
本书根据教育部2002年4月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纲要》的要求,同时针对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思想实际情况编写,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很强的应用性。本书内容上有三大特点:一是适应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二是理论联系实际,每章既有抽象的理论探讨,又有具体的案例分析,还有可操作的预防或调适的方法;三是多数章节附有与章节内容相配套的心理训练游戏和心理测试,其中,心理训练游戏是为了寓教于乐,附心理测试是为了提供参考,让学生了解自己,以便预防或调适。编写此书旨在帮助学生解决成长发展中的各种困惑及问题,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开发个体心理潜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全书通俗,易懂,实用,既可以作为教师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学生自学自助用书。
编者与所在学院的心理学教师和其他相关专业的骨干教师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了此书的编写任务。各章执笔者:第一章,周家华;第二章,赵建梅;第三章,郑之左;第四章,李晶;第五章,郑步淮、张小光;第六、七章,董芸;第八章,柴义江;第九章,蒋桂萍;第十章,解光夫;第十一章,王金凤。最后由周家华、王金凤统稿。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尽管参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借鉴了许多著作的精华,并结合本人的理解,力图向大学生献上一本好书,但由于编者的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的局限,本书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在此,谨向在本书中被提名或未被提名的引文作者表示深深的谢意,同时,也向支持此书出版的各位专家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愿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都能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也寄希望于我们的学子在大学里健康成长,自觉地把自己塑造成伟大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周家华
201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