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第二版前言

  《管理学原理》是根据教育部关于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编写的21世纪普通高等院校实用规划教材,自2007年7月第一版发行以来,受到了全国广大读者的好评。由于其体例新颖、内容丰富,简洁适用,许多高校将其列为使用教材,有些省份将其作为经济管理类资格考试的参考用书,获得了充分肯定。 

  管理学的产生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史无前例的。当今社会,管理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到国家、政府,小到家庭、个人,无不需要有效的管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发展和组织运行更是一刻也离不开管理,因此可以说管理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对接,各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都将《管理学》或《管理学原理》作为专业核心必修课。现在许多高校都以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编写一本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注重实践性的教材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本书的编写者都是长期从事《管理学》课程教学一线的教师,具有比较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但与此同时,编写者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惑,感到选择适合于社会经历很少的本科生的应用型教材比较困难。对于本科生来讲,既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正是基于这些原因,从2006年开始,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开始组织《管理学原理》的编写工作,由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德强商务学院和河北经贸大学旅游学院共同合作,于2007年7月完成了第一版的编写工作并出版。

  管理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社会的快速发展使管理的实践活动也处于快速变化之中,因此不断有新的实践和理论出现。尽管第一版的教材在体例上较为新颖,在知识结构体系上比较注重实用性,案例、阅读材料内容丰富,但各地的读者还是给我们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例如有的读者希望能有更新、更接近我国实际又能切合理论的案例,有的读者希望理论能更严谨,结构的安排上能更加合理等。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在使用教材过程中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反馈意见。这些既使我们感到读者对本书的关爱之情,同时也使我们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2009年年底,在征得出版社的同意后,我们着手进行教材的第二版编写修订工作。

  与第一版比较起来,第二版的教材主要作了以下一些调整和改进:

  (1) 对第一版教材内容不恰当的地方进行了勘误和修正,使内容更为严谨、科学。

  (2) 对有些章节的内容和结构改动较大,重新进行了内容编写和结构安排,条理更加清晰。

  (3) 编写者参考了大量的相关书籍和期刊,对一些案例进行了调整,增加了一些最新的案例,使教材内容更为丰富,案例更贴近现实。

  (4) 增加了一些相关内容和管理学的最新发展动态,使读者既能更好地理解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又方便读者自学,并能够作为各类考试的参考用书。

  (5) 修订了部分练习题,便于读者掌握所学知识。

  与此同时,第二版的修订保留了第一版教材的以下一些特点:

  (1) 坚持突出“三用一新”的特点,即:实用、适用、够用和创新。

  (2) 知识结构体系的安排保留了第一版的体例,每章内容仍安排为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两部分,努力做到内容深入浅出、结构合理、条理清晰、通俗易懂。

  (3) 坚持了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原则,充分吸收管理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

  (4) 保留了第一版教材中的特色案例和习题。

  本书的内容安排分为五篇十三章。第一篇为管理学基础篇,包括第一章管理、管理者与管理学和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二篇为计划职能篇,包括第三章计划职能与计划、第四章目标与目标管理和第五章决策;第三篇为组织职能篇,包括第六章组织设计、第七章权力的配置和第八章人员配备;第四篇为领导职能篇,包括第九章领导、第十章沟通和第十一章激励;第五篇为控制职能篇,包括第十二章控制基础和第十三章控制技术和方法。从总体上看,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篇管理学基础,阐述了学习管理学必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第二、三、四、五篇,研究由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管理职能构成的管理过程。

  修订后本书由暴丽艳、林冬辉任主编,褚英敏、臧有良任副主编。各章节内容的编写分工为:哈尔滨商业大学德强商务学院臧有良编写第一、三章,林冬辉编写第五、六、七章,刘勇编写第八章,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暴丽艳编写第九、十一章,郝丽编写第十章,翟卫东编写第二章,河北经贸大学旅游学院褚英敏编写第四、十二、十三章。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暴丽艳教授主持修订工作,从修订思路、修订内容的安排、勘误校错到最后的教材审阅,暴丽艳教授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编写组全体同仁同心同德,共同努力,使教材的修订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在修订过程中,我们得到了相关院校领导和同事的大力支持,参考了大量的管理学教材、案例和相关著作,选用了有关报刊和互联网的资料。在此,谨向有关作者、译者以及所有对本书修订工作给予支持和关心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通过第二版的修订,我们希望本书能更适合不同读者的偏好,更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教学工作,也希望能为我国的管理实践提供一些指导工作,为我国的管理科学发展做出微薄贡献。在此,教材编写组向全国各地的读者朋友表示感谢!也诚恳希望各地读者一如既往的支持、关心我们,提出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以利于我们更好地改进。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