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近年来,呼叫中心产业在中国的发展算得上是高歌猛进了。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呼叫中心已被各行业广泛应用,社会认可度不断上升,社会依赖性越来越强,尤其是其创造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已越来越引人注目。从呼叫中心自身发展而言,管理渐趋精细化、人性化、成熟化和系统化。呼叫中心的类型也越来越多,从客户服务到产品销售,从便民服务到外包服务……其类型的增多说明了呼叫中心定位的丰富性与广泛性。从呼叫中心产业的发展角度而言,产业交流大会、专业杂志、专业网站等媒介为专业化交流打开了方便之门;行业评选、行业认证等工作的逐步成熟为产业的发展发挥了引领的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与一些国家的呼叫中心行业相比,我们仍处在起步阶段;我们的产业规范还未正式建立,配套设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我们的运营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运作模式还需要更加灵活。与我们自身的期望相比,我们似乎还不能为每个项目定制最恰当的流程,也不能有效地降低员工流失率,我们对客户忠诚度的把握总显得有些无能为力,为新产品设计的引导还欠缺功力;与客户或者社会对我们的期望相比,我们的价值还不能被社会最深刻地挖掘,我们的整体表现总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一句话的感觉就是:我们还不够成熟。
评价一个行业成熟度的标准在行业间似乎是大同小异的:社会认可度、行业规范度、价值创造力、迎合社会期望的能力、发展速度的稳定度、目标的明确度等。如此说来,对照每个标准,呼叫中心行业离成熟的距离不远,但也需要我们的追赶。
套用那句老话就是,机遇与挑战同在。
呼叫中心发展到今天,对于每一个从业人员来讲,有值得欣慰之处,值得骄傲之地,也有值得憧憬之点。但更让我们关注的是那些我们一直孜孜以求的、亟待改进与提高的关键点。在这些关键点中,人员的青黄不接似乎最让人心痛。铁打的呼叫前沿,流水的座席员;基层管理人员的培养似乎总是那么漫长;精英管理团队的目标似乎还有些遥远……然而对于我们每一个在呼叫中心行业奋斗的人而言,发现缺点对我们不单单是遗憾那么简单,因为这就是我们奋斗的起点!
为此,我们认真整合了产业相关的资源,务求从源头开始梳理出一些思路,用最原始的方法去做打基础的工作。本书的基本定位是为国内呼叫中心中层管理人员提供一本“有体系”的培训教材,力求为那些奋斗在呼叫中心行业中可爱的人们提供工具,让他们少走些弯路,多增添借鉴。基于CC-CMM呼叫中心能力成熟度模型国际标准的体系,我们形成了本书的整体框架,务求与国际接轨。本书的编撰团队的主要成员同时也是由国家发改委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发起的《中国呼叫中心产业能力建设管理规范》这样一个“国字号”标准的起草班底,这就保证了本书的内容体系与国家标准保持一致。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全面开发后续的国家标准培训课程体系及考核题库,务求基于规范形成系统,长期有效地对产业人才的培养发挥支撑和指导的作用!
本书的编写过程务求与现阶段中国呼叫中心机构业务运营实践保持紧密一致。我们在广泛参阅了大量实际的培训资料后,最终选定了“芒果网客户服务中心”内部使用的教材体系为基础蓝本;在此基础之上,上海微创软件公司的内部培训团队对原有体系进行了革命性地改造,形成了现今的框架;按照框架内容的要求,我们邀请了多位产业专家加入编辑团队参与编撰工作,务求最大限度地将一本务实和负责任的教材呈现给各位读者。除编委会人员之外,在此感谢严晶、李旭俊、常翔、孙飞等人为书籍编撰出版所作出的努力。
让我们一起为呼叫产业在国内的发展尽力、效力、努力!
编者
2010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