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从20世纪初到现在的100多年来,物理学的发展为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核心内容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构成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近代物理理论被广泛地应用到物理学的几乎所有领域,并对其他自然科学学科(如近代化学、近代生物和近代宇宙学等)和现代生产技术领域(如固体材料、半导体、电子信息、激光、超流和超导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近代物理学及其在各个科技领域中取得的成就,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极大地增强了人对自然界的支配,标志着人类的巨大进步。所以,很多高等院校的工科和理科相关专业都开设了“近代物理概论”这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

本书的编者之一李康教授曾在浙江大学为电子信息专业和杭州师范大学应用物理专业的学生讲授“近代物理概论”多年,可是很难找到合适的教材,深感我国急需一本系统讲授《近代物理概论》的新教材,所以多年前就有了编写的想法。 

为了高效、高质量地完成《近代物理概论》的编写工作,我们成立了编写小组。李康教授和杨建宋教授为组长,组员有侯红生教授、陈驰一副教授、毛鸿副教授、孙哲副教授、徐以锋副教授以及李炳伟博士、李璇博士和叶余千博士等。他们有多年教学经验,有的还有多年的研究经历和丰富的研究成果,为本书的高质量编写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本书共分6章。第1章为狭义相对论,主要介绍狭义相对论的原理、狭义相对论运动学、狭义相对论动力学以及广义相对论简介等;第2章为量子力学概论,主要介绍波粒二象性、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及其数学表示、薛定谔方程及应用等;第3章介绍原子的结构和能级,主要包括玻尔的氢原子理论、薛定谔方程的氢原子问题的解、碱金属原子能级和精细结构、电子的自旋、泡利不相容原理和原子的壳层结构等;第4章为原子核物理与基本粒子简介等内容;第5章内容为固体物理简介,主要包括晶体的结构、晶格振动理论和能带理论等;第6章的物理科技前沿进展是选学和阅读内容,分6个方面介绍物理科技的最新进展,分别为激光原理与技术、光学全息技术、液晶显示技术、现代宇宙学概论、量子信息技术和非线性物理进展等。全书的具体编写分工如下: 李康、陈驰一编写了第1章和第6章的6.4节,孙哲和李炳伟编写了第2章和第6章的6.5节、6.6节,杨建宋编写了第3章,毛鸿和侯红生编写了第4章,徐以锋编写了第5章以及第6章的6.3节,李璇和叶余千编写了6.1节和6.2节。李康和杨建宋对全书进行了技术加工和统稿。  本书可作为应用物理专业和理工科有关本科专业“近代物理概论”课程的教材。每周四节课,其中打星号的章节可作为师生的阅读材料或选学内容;如每周只有三节课,非星号章节需做一定的取舍。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杭州师范大学理学院的大力支持,也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教材”建设项目。李宝兴教授、蔡建乐教授和詹士昌教授非常关心本书的编写工作,为本书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李康、杨建宋2011年3月20日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