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城市经济学传入我国,只不过30年的时间。然而,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问题从未像今天这样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相关的城市经济专著越来越多,过去许多属于其他学科领域中的问题也都在城市框架下加以讨论。城市经济研究的勃兴,要求城市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必须与时俱进,这本教材的编写就是在这一想法基础上产生的。

本教材的编写有如下特色:第一,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运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和基本原理,以及西方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中的理论和方法,在定性研究问题的基础上,加强量化分析与论证;在描述一般经济现象的基础上,加强国内外纵向与横向的比较研究;探求城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普遍规律,进一步提高城市经济学科的科学性。第二,运用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研究我国城市经济的各个方面,从宏观到微观进行多层次的剖析;对与城市经济密切相关的社会与环境问题,也从经济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将我国各类城市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作为案例,大量引入实证分析之路,达到信息量大、论证充实、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实用性高之目的。第三,及时研究我国深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有关理论、方针政策与热点问题,大量引用最新的数据和图表,从而显著地提高本教材的时效性。

在此基础上,本教材的编写还力求如下创新:第一,尝试一种内容体系的创新。本教材把城市经济中的各项重要要素进行了详细的分章论述,例如:城市安全经济、城市商流经济、城市现代化与国际化等章节均是本教材联系当今城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做出的较为独特的论述。第二,紧紧围绕城市经济学的理论特色组织理论内容。本教材大量引用并深入分析了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经济等应用经济的相关理论成果。同时把理论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让读者更能清晰地理解、掌握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这些理论。第三,根据本教材的特色体系,增加了一般城市经济学书籍没有的或薄弱的内容。本教材为了丰富读者的眼界,更加深入地理解城市经济学的内涵,特别在每一节后面都附有拓展阅读材料。

这本教材的完成,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参加编写者基本上都是城市经济学的专业教师和研究生。他们长期从事城市经济教学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相关知识;他们出色的工作和创新精神为本教材增色不少,也保证了本教材编写的质量。其中,董利民教授担任主编,梅德平教授、曹青林博士、杨海副教授和龚琦博士担任副主编,各章的写作分工如下:董利民、赵曼撰写第一章,梅德平、龙茜撰写第二章,曹青林、岳莉撰写第三章,李俊超撰写第四章,杨海、刘兰兰撰写第五章,龚琦、石靖撰写第六章,田中撰写第七章,徐倩撰写第八章,雷汗青撰写第九章,李璇撰写第十章,曹艺琼撰写第十一章,梅德平、马艳撰写第十二章,孙西坡撰写第十三章,董利民、黄凡撰写第十四章。全书由董利民总纂定稿。

本教材具有显著的时代性、一定的研究性和较强的应用性,可作为经济学、国民经济、区域经济、人文地理、城市规划、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城市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方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用作城市经济学知识培训和城市实际工作者自学的辅导教材。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城市经济学尚在成长的过程中,从研究对象到理论体系还需要不断探索、充实和提高。因此,本教材虽力求正确无误,但不成熟和值得商榷之处肯定存在,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还有,在组织编写本教材的过程中得到华中师范大学教务处刘建清先生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全力支持,特致谢忱!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董利民

于武昌桂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