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如何根据会计人才培养的需要来确定高级财务会计教材的内容,这是国内高校相关会计教学人员考虑得较多的一个问题。目前国内的《高级财务会计》教材内容并不统一,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由于我国会计实务以及相关准则和制度的变化,新的内容不断出现,使各种版本的教材不同程度上有一定的滞后现象;二是因为学者在对“高级财务会计”这门课程的定位上观点不一,有的认为凡是中级财务会计教材中没有的内容都应当纳入高级财务会计,而有的则认为高级财务会计教材在理论的深度、内容的复杂程度等方面应有其特点。由此导致高级财务会计学教材在国内没有内容统一的版本。可以认为,高级财务会计学是建立在中级财务会计基础之上但内容更为复杂的一个领域,这个领域的内容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更新。

本教材自2003年出版以来,已在国内很多高校的会计教学中使用,几年来该书已进行了多次修订,特别是2006年我国会计准则实施后对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吸收了新准则的精神,反映了我国财务会计的发展状况。并且,该书成为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然而,在近两年的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感觉为了适应目前会计教学的实际需要,有必要对本教材内容作进一步的修订,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前一版的出版时间是2007年,虽然编写时是以我国新会计准则为依据,但是准则于2007年开始实施,当时很多细则还不确定,而目前相关内容的会计处理已很明确,因此有必要在第2版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第二,内容调整的需要,根据目前会计实务与实际教学课时的情况,应当加强与现实经济活动关系密切的重要章节,同时删减相对次要的内容,于是便有了《高级财务会计》(第3版)教材的产生。

本次修订在第2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内容的更新和调整,提供了各章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以便于学生的自学。全书内容仍由四篇组成:第一篇,合伙与分支机构会计;第二篇,企业合并会计;第三篇,跨国公司会计;第四篇,特殊业务会计。全书共12章。

本书的主要特点是:

(1) 理论与实务的合理安排。教材编写中重视对相关理论的阐述,力求理论介绍清晰而完整,而不是点到为止,使学生能理解具体会计做法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教材内容结构的安排上,高度关注了我国现行会计实务的需要,将目前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主要会计内容纳入了教材。

(2) 前瞻性与现实性的结合。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适当安排现行实务中还未广泛涉及的内容,如外币业务会计中安排了远期外汇合同的会计处理。

(3) 编写风格立足于学生。教材编写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各章安排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习题,包括理论思考、实务练习和案例讨论。通过各种习题的练习和案例的讨论,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实务能力和对复杂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另外,内容叙述中对于重要概念和定义均以醒目的方式予以反映,更便于学生对主要理论的掌握。

本教材由中南大学商学院梁莱歆教授担任主编,负责拟订全书框架与写作大纲,并审核初稿。教材编写分工如下:第一、六、七、十章由梁莱歆执笔;第三、四、五、八章由水会莉执笔;第二、十二章由瞿晓龙执笔;第九章由王宇峰执笔;第十一章由杨敏执笔。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在本书的修订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恳请读者不吝赐教,以利修正和提高。

编者

201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