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第三版前言

《基础会计》以会计目标为主导,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相关财务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突出强调会计理论对会计方法与会计实务的指导作用。本书尝试构建新的会计概念体系,以最新“会计准则”为指导,试图建立部分新的教材体系,反映会计最新动态,体现与国际准则的实质性趋同。

与第二版相比,第三版编写采用了大量图表,使内容更加鲜活; 尤其是使用了案例教学的方式,将复杂的会计问题简单化、直观化。第三版还增加了同步练习,为初学者提供了更为快捷的学习途径。为了让学生打开教材便能享受学习会计的乐趣,第三版在第二版“案例”、“补充阅读资料”等基础上增加了“小百科”、“相关链接”等内容,会计实践知识更为丰富。同时,第三版在结构上做了一些调整,如在介绍制造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之前,引入会计处理基础等,使结构更为合理科学。

《基础会计》教材配套齐全,教师教学更方便。与教材配套的有《基础会计学习指导与习题训练》多媒体课件和课后习题答案。

《基础会计》教材自2005年第一版、2007年第二版以来,一直被全国不少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及相关经济类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所选用,并不断重印,迄今累计发行量已近10万册。

本教材由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周小芬副教授任主编,并编写第1章、第4~6章、第9、10章;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施副教授任副主编,并编写第7、8章;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游运芝副教授编写第2、3章。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和会计界同仁批评指正。

编者2011年5月

第二版前言

自从2004年8月《会计学基础》出版以来,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肯定。特别是教材中案例教学法,得到了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好评。为了适应新的会计政策,特在2004年8月出版的《会计学基础》基础上,编写了这本《基础会计》第二版。

《基础会计》第二版与其旧版教材相比较有如下特点: 

1. 所遵循的会计政策最新。本教材遵循的会计政策都是2003年以后出台的,其中“会计准则”是2006年10月出台的。原始凭证及账簿、报表的格式采用目前实际工作中的最新版本。

2. 章节及知识点更合理。增加了账户的分类、会计核算程序等内容,教材结构更加完善合理。

3. 让学生打开教材便能享受学习会计的乐趣。新教材在老教材“案例”、“补充阅读资料”等基础上增加了“案例分析”、“小百科”、“相关链接”等内容,会计实践知识更为丰富。

4. 教材配套齐全,教师教学更方便。与教材配套的有《基础会计学习指导与模拟实训》、《基础会计学习指导与模拟实训答案》、《基础会计教案课件》。

本教材的每一章都通过“学习要点”、“会计理论基本内容”、“案例”、“相关链接”、“小百科”、“补充阅读材料”、等形式,全面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吸收了最新修订的会计政策法规的内容和精神,介绍了国内外通用的会计技术方法及技巧,理论联系实际,集图、表、实例为一体,是一本财会专业的规划教材和其他专业学生、经济类工作人员学习会计的参考书。

本教材适合的读者如下: 

1. 高等财经院校(包括高职高专)的财务会计、投资理财、财务管理、审计等专业学生。

2. 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在职财会审计人员。

3. 中等财经院校的会计、理财、财务管理、审计等专业学生。

本教材由周小芬(副教授)任主编,游运芝(副教授)、罗春华(讲师、经济学硕士)任副主编。

本教材共分10章,其中第1、4、7、9、10章由周小芬编写; 第2、3、8章由游运芝编写; 第5、6章由罗春华编写。

本教材得到了高席兰、杨群芬、杨翠平等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科学技术和会计行业的进步,会计法规也正在规范,加上编者水平有限,编写时间仓促,教材中难免存在错误,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欢迎提出宝贵建议。

编者2006年11月

第一版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迅速,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由于会计与国际接轨,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经济学等相关技术与学科的迅速发展,也对传统的会计理念、会计方法和会计程序提出了挑战。

高职高专会计教学的对象是对社会接触很少的学生,对经济、企业及会计等概念比较陌生。过去一些会计教材一打开就是枯燥的会计概念,学生难以接受。

学生天性发动,对图、表、案例较容易接受。过去的会计教材从头至尾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调动不了学生学习会计理论的积极性。不少承担会计基础教学的老师也感觉到,现有的一些教材不是理论性太强,就是只注重操作,有些教材还是沿用老教材的体例,毫无新意。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召集了从事会计理论教学多年并具备会计实践的双师型教师,编写了这本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的会计基础教材。本教材具备以下特点: 

(1) 针对性。《会计学基础》是会计专业低年级学生所开设的一门基础课,他们缺乏企业动作知识和经验,因此,不能就会计论会计,而应把会计知识、方法和程序与企业的日常经济活动结合起来写入教材。

(2) 新颖性。本教材除了吸收新修订的《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制度》等的内容和精神之外,还结合社会经济和会计独特的方法,介绍国际通用会计技术、会计基础工作和会计法规体系等方面的内容。

本教材改掉了过去传统、单一的说教式结构,在每章中都单独列出了诸如“学习要点”、“案例”、“复习题”、“补充阅读材料”及“本章小结”等内容,并在语言的叙述上尽量口语化,使学习者在学习中多些亲切感。

(3) 实用性。该教材从使用角度看,既适于高职高专院校的会计、审计专业学生使用,又能指导广大会计实务工作者的实际工作。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既能掌握会计理论,又能从事会计操作。

总之,本教材力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政策与学术相结合,传统与现实相结合以及发展与变化相结合。

本教材由周小芬担任主编,并负责编写第1章和第10章; 杨群芬担任副主编,负责编写第7章和第9章。参加编写的还有游运芝(第2章和第3章)、高席兰(第4章)、陈翠兰(第5章)、李相奇(第6章)、杨翠平(第8章)。全书由谢国珍负责审稿。

由于时间仓促,加上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0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