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计算机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系统所有的软件和硬件资源,同时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掌握并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和技术人员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各高校都注重培养应用型计算机人才。要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自我提升业务水平,作为计算机专业基础课之一的操作系统必须要承担起搭建良好专业基础的工作。单纯的操作系统原理知识已经不能很好地为学生服务,只有把实际应用的操作系统融入其中,才能让学生真正地领会操作系统的精髓。另外,据调查,我国的Linux人才仍然处于严重短缺状态,必须把Linux操作系统与操作系统原理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练使用Linux以适应社会需要。本书正是在这种迎合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以培养应用型计算机人才为目的进行策划的。

由于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所处的特殊地位,以及它具有的抽象性及理论深度,使得这门课程并不是那么容易真正学懂弄通。很多初学者会感到这门课程理论性太强、概念原理太多,不容易记住,更不易掌握,特别是在本科操作系统课程中,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是一个普遍的难题。作者参考了国内外近几年出版的教材和文献,并根据操作系统开发工作对操作系统教学的要求,注意到当前我国计算机教育、研究与开发、应用的现实情况,参考2011年计算机专业考研操作系统大纲,结合多年操作系统课程教学经验编写了本书,其技术内容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及实用性。

本书采用通俗的语言和实例,全面阐述了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及实训,既注重对操作系统经典内容的论述,又注意介绍操作系统的实用成果及发展趋势。本书内容共分6章,第1章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操作系统的发展史及现代典型操作系统;第2章介绍进程的概念、进程描述、进程控制、进程的同步与互斥、进程通信及线程、进程调度,死锁的概念与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死锁的方法;第3章介绍操作系统对内存的管理方法,主要介绍各种内存管理与分配方法的思想、数据结构、重定位及实现原理;第4章介绍操作系统对设备的管理方法,主要介绍对设备的控制、分配、缓冲区的管理等,并对其他一些主要的I/O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第5章介绍操作系统对文件的管理,重点介绍文件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及文件系统的构成;第6章从操作系统的四大功能角度对Linux操作系统实例进行了分析。全书内容在介绍原理的基础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书为各章提供了习题,并从第2章开始为每章原理提供了Windows 2003和Linux操作系统的相关实训内容,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操作系统原理知识。

本书由李俭、王鑫担任主编,张明辉、邱泽国、徐宏伟担任副主编,解晨光担任主审。各章主要编写人员及分工如下: 第1章、第3章由哈尔滨金融学院的李俭编写;第2章由哈尔滨金融学院的张明辉编写;第4章由黑龙江工程学院的王鑫编写;第5章的5.1~5.7节由哈尔滨商业大学的邱泽国编写;第5章的5.8~5.9节及实训和习题由哈尔滨金融学院的王杨编写;第6章由哈尔滨金融学院的徐宏伟编写。全书由李俭统稿。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哈尔滨金融学院的王梦菊老师在实验和绘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可作为高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教材,特别是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的操作系统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自学考试的教材和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领导和同志的大力支持,参考了大量同行的著作,也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悉心指导,使本书得以顺利出版。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发送邮件至jane_star_love@126.com。

本书课件可以从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http://www.tup.com.cn下载,关于本书及课件使用方面的问题,请联系fuhy@tup.tsinghua.edu.cn。

编者

201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