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教育模式,它以为企业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上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为教学宗旨。本书作为高职教育教材,力求顺应上述特点,同企业合作,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编写宗旨。 

本书以模具制作过程为导向,突出任务驱动,紧扣核心培养,形成的主要特色是: 

贯穿一条主线、注重两个结合、协调三个统一、理顺四个关系、突出五个重点。

(1) 贯穿一条主线

以模具制作生产过程为主线,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与一副模具实际加工过程相吻合,内容选取与模具制作所需技能实现“知识对接”。

(2) 注重两个结合

为了专业知识的连贯和系统,教学内容安排一是注重模具设计与制作的结合,例如首先增加了模具图样读图和审核; 二是注重制作与使用的结合,突出增加了调模试模和验收的内容。 

(3) 协调三个统一

协调三个统一即协调教、学、做三统一,使之形成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在各项目、任务中,既有系统的基础知识,又有必做的具体任务,还有课外学习的详细要求。

(4) 理顺四个关系 

① 毛坯的制作与材料、热处理的关系。

② 标准件与二次加工的关系。

③ 普通加工与数控加工、电加工的关系。

④ 模具装配与调模试模的关系。

(5) 突出五个重点

根据模具加工的关键工序,全书突出了五个重点内容,即模具图样读审、零件加工工艺的制订、数控加工、电加工、模具装配与试模。

本书参考学时为180学时,主要内容有模具制造任务的接受、模具图样的读审、模具零件材料的选用、模具零件毛坯的制作、模具零件的切削加工、模具零件的电加工、模具其他加工技术、模具零件钳工的加工以及模具的装配、模具的调试与验收等。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模具类专业教材,也可作为中、高级模具工的培训教材。

本书是省级精品课的配套教材,由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模具教研室与有关企业合作编写。全书由宁同海教授主编并统稿。项目1和项目10由宁同海编写; 项目3和项目4由苏玉珍编写; 项目5由张小丽、于国英编写; 项目6和项目7由杨锋编写; 项目8由张勇编写; 项目9由王涛编写; 项目2由任立军编写。全书由河北长征汽车有限公司苏新义、黄骅北方模具有限公司姜志强等企业人士主审。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国内外同行的教材、资料与文献,在此谨致谢意!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1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