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统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人们要从事经济研究和各种社会经济管理活动,都应该学会运用统计工具,掌握基本的统计理论和方法,才能做好工作。因此,统计学是各大专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不可或缺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我国传统的统计学教材,往往从统计理论的高度出发,内容抽象、逻辑推理与论证严密。但这样的统计学教材不仅内容枯燥、生硬,而且还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一定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及计算能力,结果学生不容易自学,学习也就变得很被动了。

面对社会经济管理类相关的非统计专业文理兼招的学生,老师讲了往往文科学生也不容易懂。怎么办?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是让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强调应用。应用统计学可以从实际出发,运用案例讲故事式地阐明统计理论和方法。那么如何运用案例,将学生引入到应用统计学领域,帮助学生构建统计学的知识体系和领会统计思想,并掌握基本的统计理论和方法,使学生具有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呢?这需要明白统计学知识体系的教师们有的放矢地、耐心地积累我国社会经济实践中的统计案例,然后,精心地把抽象、枯燥、生硬的统计理论与方法融入到案例中,或者引入来自实践的案例,让学生轻松建立统计思想,掌握如何应用统计学的概念与方法来解决社会经济中的各种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要编写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应用统计学教材。

当我申报的《应用统计学》被立为2009年度浙江省高校重点教材建设项目(项目号:ZJB2009037)后,我秉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目的精心编写了本书。概括而言,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本书将统计理论与方法置于社会经济背景下展开讨论,多数举例有的放矢,使读者在学习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的同时,自然地吸收具体领域的知识。比如,在第1章中,统计指标体系的阐述,安排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及结果的概念框架为例,使读者简约地了解工业企业统计的全貌,这不仅使统计指标体系概念的阐述具体化,且借机补了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第二,每章都以经典案例的形式开头,将抽象的内容融入到实践案例中,同时还强调了如何运用Excel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方法。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切体会到统计学源于实践,用于实践,而且还有利于他们理解统计理论,如何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运用框架图,帮助理解抽象的概念。由于本书有些概念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所以我们充分利用图表的优势,构建概念框架图,帮助学生理解抽象、难懂的概念。

第四,每章内容都作了本章小结。由于本书的部分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不容易把握重点,所以,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我们对每章内容都进行了小结,使内容层次递进,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本书共11章,第1、2、3、10章由卢冶飞编写,第4、5、6、7章由孙忠宝编写,第8、9章由蒋烨编写,第11章由朱海华编写。全书由卢冶飞教授担任总纂并定稿。

本书编撰的内容有多处运用了卢冶飞主持或参与的部分科研成果,课题的研究人员主要有:项哲学、徐燕椿先生;顾继红、王庆喜同仁;孙佳丽、薛炜宜、王维一、徐建勋等同学。在此深表谢意!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统计学教材及有关论著,在此谨向文献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时间仓促,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难免存在错误,恳请同行和各位读者批评指正。我们的信箱:huchenhao@263.net,电话:010-62796045。

卢冶飞     

2012年2月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