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统计学》第1版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厚爱,2009年以来先后被荣幸列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全国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规划教材,并荣获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首届优秀教材二等奖,出版以来已重印10次。我们对《管理统计学》第1版得到的认可与读者积极的回应表示感谢。然而,在深感欣慰之余,我们深知,教材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同时,近些年来,在清华大学教学过程中,又有一些新的想法和新的案例,很想与读者分享。因此,在出版社和广大教材使用者的支持下,我们开始了本书的再版修订工作。
与第1版相比,第2版仍然坚持了原有的基本框架和风格,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某些章节结构进行了改动。比如,对第6章和第7章的内容进行结构调整,更加突出了抽样方法和由正态分布导出的几个重要分布。
第二,对每章后的习题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习题的类型更趋于多样化。特别是增加专门用于软件分析的应用习题,更加突出了本书以软件应用为导向,强化解决问题能力的特色。同时,我们将应用习题所需的分析数据均收录在本书的光盘中,便于读者教学和自学。
第三,更新了每章后的案例研究内容。结合作者近些年教学实践所积累的案例分析成果,将部分案例整理改编纳入本书,在注重统计学理论实践的同时,更加有助于读者进一步将统计学的理论方法框架蕴涵于经济管理的具体问题中。同时,我们将案例分析所需数据均附录在本书光盘中,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分析较大数据集,并以分析结果为基础撰写管理报告的机会。
第四,调整和更新了书中主要章节的一些例题。考虑到第1版书中部分例题所描述的经济管理问题已经过时,有些例题所用数据也已经脱离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我们对部分例题和数据进行了更新,使得例题所描述的经济管理问题更加贴近实际。 第五,结合第2版在内容上的调整,我们更新了本书光盘所附的教学幻灯片。幻灯片的制作也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更利于教师教学使用。
第2版修订过程中,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的多位研究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一并感谢,他们是雷俊丽、贾慧颖、王长凯、孙隽、谷雨、方溯。此外,第2版的出版仍然要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支持,更要感谢高晓蔚编辑,她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热情支持使得本书能够顺利出版。
编著者2011年6月于北京理工大学关于本书
管理统计学是一门以经济管理理论为基础,以一般统计学为工具,研究社会和经济管理的应用科学。它研究如何有效地收集、整理和解释反映社会和经济管理实践的数据,以期认识数据的规律性及内在的社会和经济含义。管理统计学现在已被广泛应用于市场调查、证券市场分析、风险分析、产品抽样调查和质量控制、投资效益评估、人力资源分析和评估、经济指标分析和预测等方面,为管理者进行正确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本书的读者主要是统计学、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专业的本科生和准备致力于社会科学和经济学学习和研究的学生以及所有爱好管理统计学的读者。本书旨在使读者对管理统计学这门学科有一个整体、本质的认识,并且反映出统计学中计算机应用的快速发展,从而将管理统计学的理论知识与数据分析的实用性在课程中很好地结合起来。
本书的主要特色
作为经济、管理等学科的核心课程,国内当前广泛采用的管理统计学教材的理论体系较为完整,但管理统计学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大多数教材在应用性方面所做的工作还远远不够,本书在总结目前国内外教材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如下特色。
1. 以实际案例为导向,强化实际应用能力
本书围绕统计分析方法的运用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展开,引入真实具体的案例来阐释统计学理论。将理论性的框架蕴涵于现实经济领域之中,这是一种适用于学习统计学的方法,它主要基于实际的需要而不是一些抽象的考虑,具体表现如下。
统计学理论与管理实践的有机结合: 在保证统计学系统完整性的同时,本教材的重点在于统计学理论与管理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每一章中,我们除了安排一些MBA教学或实践案例帮助学生阅读和理解外,还用一定篇幅介绍了统计方法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背景,以使读者更清楚地理解统计理论的应用领域和应用范围。
全程案例辅助理解,做到学以致用: 笔者一直从事经管类学生管理统计学的教学工作,尤其在近10年的MBA教学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应用案例,并且全部是国内企业或相关单位的真实案例,笔者将这些案例精选编入本书,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统计学方法的应用,拓展视野,启迪思维。
2. 以软件应用为导向,强化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程配套实验与计算机软件操作: 针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弱、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应用计算机软件能力不足等薄弱环节,本教材全程分解Excel和SPSS软件包,按各章节内容分别介绍Excel和SPSS软件的操作,并结合例题,予以实例解答,旨在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光盘辅助教学与自学: 本书配有多媒体光盘,内容包括各章节的PPT教学课件、软件应用指导和应用上机数据,便于教学和自学,强化学习效果。
汇集国内外公开出版的文献设计应用性习题: 本书中除了应用MBA教学积累的案例外,还设计了大量反映实际问题的案例及习题,旨在使学生学习如何应用统计学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些习题中的数据或信息、计划都取自报纸、杂志和学术期刊,并注明出处,以期扩展知识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的第1章是绪论,提出了统计学的概念和分类,说明了学习统计学的原因。并且强调了统计学与数据的密切联系,简要阐释了统计数据的获取方法和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
第2章系统介绍了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包括直接数据来源、间接数据来源和第三类数据来源,并简要介绍了统计过程中的数据误差来源。
第3章主要介绍数据的图表表示方法和频数分布的概念,介绍了一系列描述性数据表示方法,如直方图、条形图、饼图、线图、箱线图、散点图和交叉表。在统计分析中,这些图表运用的重要性将会在以后章节的学习中得到体现。
第4章主要以描述统计学的数值数据测度展开,包括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度量值、百分位点和四分位点,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值,偏斜度与均值、中位数及它们的关系,分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度量值计算等。
第5章介绍了概率与概率分布知识。包括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和事件的独立性等概率知识。引入随机变量的概念后,本章重点介绍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第6章的主要内容是抽样与抽样分布。很多重要的概念和定理在本章中形成: 概率抽样方法、由正态分布导出的几个重要分布、x-的抽样分布与中心极限定理等。
第7章介绍参数估计,它是基于适应性概率法则对于数据分析应用所产生的问题。内容包括点估计、点估计的评价准则、总体均值和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样本容量的确定以及两个正态总体均值之差、方差之比的区间估计。
第8章的内容包括: 假设检验的原理、总体均值和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总体方差的假设检验、两个总体均值差的假设检验等。
第9章、第10章介绍了分析差异性和非参数方法的几种分析与检验方法: 方差分析、拟合优度检验和自相关检验。方差分析主要介绍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双因素方差分析。第10章介绍χ2分布和拟合优度检验。
第11章~第13章重点介绍了推断统计学和描述统计学的结合应用,即回归分析、指数和时间序列。该部分的内容是基于大量的应用案例展开的,一元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是其重点,许多非线性的事物规律都是最终转化成线性回归模型展开的。
第14章和第15章是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这在一般的统计学书本中是很少涉及的,但作者将其纳入本书。目前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在包括经济学领域在内的许多研究领域和应用领域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因此读者需要熟练掌握这两种方法,尤其是其软件应用的操作。
本书每一章正文内容后都有本章小结和关键术语,帮助读者巩固所学内容,并且附有针对性的习题和案例研究,有利于读者培养和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希望本书的读者是辛勤并且快乐的!
致谢
在本书的编写和修订过程中,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的多位老师和研究生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在此一并致谢: 他们是崔利荣、冉伦、张晨宇、张伦、杨清清、史丽萍、陈倩、殷娜、王民、聂溱、任飞、徐丽萍、徐有智、朱艳阳、刘媛媛、朱海娟、邹芸。
囿于作者的水平,本书中的疏漏和差错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邮件地址为zhaozhongqiu@bi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