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数字通信技术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重要领域。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主要依靠数字通信技术及其设施来处理、存储和传输,数字通信技术已构成覆盖全球的通信网络,是现代社会的神经系统。

    数字通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学生不但要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还应深刻理解数字通信系统重要的概念并牢记重要的结论。数字通信涵盖的通信技术相当广泛,其传输介质既包括有线传输介质,又包括无线传输介质,因而形成了各种数字通信系统。这些数字通信系统包括数字固定电话通信系统、数字光纤通信系统、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和数字卫星通信系统。这些系统由于应用不同,所以具有不同的特点。但不论什么样的数字通信系统,它们都具有共性。本书以现代数字通信系统为背景,从数字通信系统的共性出发,系统地介绍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相关技术。

    全书以数字通信系统为主线,共分为9章。第1章从系统出发,先给出数字通信系统的通用模型,并详细说明各部分的作用。第2章将“数字通信系统”中涉及的数学定义、公式和理论集中在一起,不追求数学上的严密性,使读者将物理上的直观和理论上的系统很好地结合。第2章到第8章,每章都以数字通信系统的通用模型的框图开始,框图中加实线框的部分就对应于该章的主题。从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多路复用、频带调制、扩频、多址接入及同步等按发送次序的框图结构(与接收过程相反),读者学习完这些内容后能对数字通信系统建立起总体上的概念。第9章介绍了动态仿真软件SystemVue的使用及数字通信系统SystemVue软件仿真的实验项目,目的是学习一种通过软件方法高效地完成硬件设计的计算机辅助技术。

    本书侧重于数字通信系统,突出概念的物理意义和重要结论,不强调电路的细节和数学分析等内容。在内容的处理上,本书强调物理概念,用直观的图解方法解释物理问题。对于重点和难点问题,均给出应用示例,通过示例说明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的关系,并通过具体的应用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理论知识紧密联系实际。本书是按数字通信系统的系统结构顺序(发送/接收顺序)编排的,篇幅较大,可以为数字通信系统原理的讲授提供较大的灵活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时数选择章节,执行灵活的课程教学方案。

此外,本书在表现形式上还有如下特点。

(1) 在每章开始的部分,都列出了学习重点,即必须掌握的学习内容。

(2) 设计了“提示”、“注意”、“补充知识”、“指点迷津”等带有明显标记的栏目,目的是使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多有益的提示和帮助。

    本书由张建超担任主编,并编写第1、3、5章和附录的英文缩略语部分,李斯伟编写第2、4、7、9章,邓毅华编写第6、8章。

为便于教学,本书配有电子课件和习题答案,可登录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下载。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