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达控股”)作为地处滨海新区的国有大型企业,一直在探索一条适合现代国有企业发展的模式。通过十年的实践,泰达控股牢牢把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历史性机遇,立足滨海、抢占资源、统筹布局、乘势而上,坚持在发展中谋求转变,以转变促进发展,加快实施“资源战略”,着力构筑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运营模式,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泰达控股成立十周年,泰达控股进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加快发展的黄金期,竞争力和国内外影响进一步增强; 同时,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泰达控股必须进行战略转型和体制创新,为下一个十年的辉煌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此,极有必要对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展开深入研究。

鉴于此,公司专门成立了“泰达控股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课题组由泰达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秉军担任顾问,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申小林担任课题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课题组经过调研、座谈、研讨,完成了初稿;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吴贵生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到泰达控股,与各部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清思路,提出创新性观点,对初稿进行再提炼,形成了最终书稿。课题的全部研究工作历时一年半。

全书由五大部分构成,共十七章。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泰达控股可

持续发展战略概论)是泰达控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阐述,全面、深入地研究和总结了公司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与关键对策。

第二部分由第二章至第五章构成,主要阐述公司的产业发展战略。其中,第二章分析了泰达控股金融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泰达控股加快金融产业发展的思路; 第三章分析了泰达控股房地产板块的主要挑战,提出了战略整合的设想和政策建议; 第四章分析了泰达控股能源板块的现状和挑战,针对该板块兼顾“公益性”和“市场性”的特点提出了具体建议; 第五章探讨了国有开发建设企业参与区域公共建设的方式和投资回报模式。

第三部分由第六章至第八章构成,主要阐述公司的资本运作研究。其中,第六章探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资产证券化模式,提出了泰达控股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思路; 第七章在分析公司融资模式现状的基础上,对创新融资模式、提高融资水平进行了拓展研究; 第八章则分析了泰达控股与其上市公司关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实现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的利益双赢格局的构想。

第四部分由第九章至第十三章构成,主要阐述公司的组织运营和管理创新研究。其中,第九章从公司的产业分类管理视角出发,分析现行考核指标体系的特点,提出以“资本规模-经济地位”矩阵为分类考核基础的指标体系; 第十章则聚焦于泰达控股品牌管理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出明确品牌自主权、实现权属过渡及建立品牌管理体系的构想和建议; 第十一章回顾了泰达控股薪酬管理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探讨了EVA在公司薪酬管理中的运用; 第十二章总结了泰达控股内部审计工作的经验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 第十三章则深入探索了泰达控股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方式。

第五部分由第十四章至第十七章构成,是本课题的标杆企业案例研究部分,集中分析了包括新加坡淡马锡公司、华润集团、宝钢集团、华侨城集团等在内的国内外著名投资控股公司的经营与管理案例,并针对性地提炼了对泰达控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验启示。

总的来说,本书在理论研究、实践调研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分析了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战略转型的必要性,提出了战略定位、产业发展、资本运作及管理创新的方向、路径及措施,涉及面较宽,内容较复杂; 既有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探索,又有结合企业实际的深度分析,还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我们相信该书的出版,对泰达控股具有理论和实际的指导意义; 我们也希望对同类型企业有参考价值。尽管本书的探讨性成果有很多创新性思考和建议,其科学性和可行性还有待实践的检验。因此,我们希望有关领导、企业同行、泰达控股同仁们和读者们提出宝贵的批评、建议。

感谢天津市领导、滨海新区领导和国资委领导对本项研究和报告撰写的指导和鼓励!也特别感谢巴曙松先生对公司金融产业发展的指导!在调研过程中,泰达控股各部门和相关企业、单位给予了大力支持,对他们的帮助表示诚挚的谢意!在本书撰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中外文文献,我们尽可能在每页下和书后列出参考文献,但难免挂一漏万,在此向所有参考文献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责任编辑高晓蔚女士为本书的出版所做的精心努力!

张秉军申小林

201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