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技术经济学这一学科的内容体系由三个方面的知识构成,其一是技术创新规律和特征方面的知识,即有关技术创新的原理、动因、组织体系、诱发因素与促进因素等问题。其二是关于技术与经济的相互作用或影响方面的知识,主要关注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包括对这种贡献的原理分析、贡献率的测度等。一般认为,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最重要的源泉。其三是关于技术经济学的应用性知识,主要包括技术的经济效果评价、技术使用过程中的经济性理念、对技术实践的经济性进行评价的方法、技术活动经济效果数据的获取与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技术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从宏观到微观,包括国家、产业、企业和工程项目等层次的技术经济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经济学是典型的“经世济民”的应用经济学科。在经济全球化、科技国际化,以及我国将改革开放真正融入全球经济而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技术经济学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从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来看,无论是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还是理工类专业的学生,都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都要着重对学生进行技术能力、创新意识、人文素养、经济思维等方面的教育与引导。这就要求我们为学生开设一些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导向性显著的课程,并编写出能够适应这种特殊要求的教材。本教材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将技术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项目评估与控制、技术经济价值评价、时间价值、技术创新的原理与过程管理、项目投融资基础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将技术创新方法、经济分析思维、技术研发与应用紧密结合的教学理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本书是在充分借鉴吸收国内外优秀教材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编者多年从事技术经济学的教学、科研工作的经验积累编写而成。在整体上力求结构新颖、内容丰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继承与发展紧密结合。在编写过程中,按照理论、方法和应用的逻辑思路,博采众长、“通”“专”相宜,力求既便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又便于学生的课下自学。全书的主要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即理论基础、技术经济分析基础、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和技术经济分析原理的应用,各个部分环环相扣,衔接紧密。这三部分又分为十一章,每章设计有内容提要、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等模块内容,以方便使用者学习和参考。

  全书第一章和第三章由蒋满霖编写,第二章、第四章、第五章及第十一章由何建洪编写,第六章由卢安文和任志霞编写,第七章由任志霞编写,第八章由任志霞和付德强编写,第九章由任志霞和何建洪编写,第十章由何建洪和罗琼编写。全书整体框架设计和总组稿由何建洪完成。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学习、参阅和引用许多同行的学术成果,以及国内外相关优秀教材的支持和资料;在出版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昱颉老师给予的热情支持和帮助。对此,我们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II·

  

·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