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FACE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市场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截至2011 年11 月31 日,沪深两市共有A股账户16 235 万户,B股账户252.08 万户,有效账户13 988.31 万户,上市证券达2 500 多只,沪深股市总市值30.1 万亿元,流通市值20.1 万亿元。此外,包括远期、期货、互换、认股权证、可转换债券在内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股指期货、融资融券业务步入正轨。这些对我国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意义重大。
2011 年下半年美债危机、欧债危机频频爆发,大宗商品价格震荡走低,全球资本市场陷入低迷。应该说,像美国这样金融业高度发达、资本市场法律非常完善、衍生品市场监管体系十分健全的经济体,其投资主体已经经历了长期的投资洗礼,却仍然摆脱不了债务危机导致的投资失误的宿命,那么资本市场发展初级阶段的中国投资主体更不可能独善其身。因此,开展必要的心理调适和行为疏导工作就更为关键。
从2000 年开始,我们几乎每年都要给本科生、研究生讲授投资心理学、投资学、证券投资实务、证券投资分析、期货投资学、期货与期权、金融衍生工具、金融衍生证券理论与实务、金融工程学等课程,还多次组织研究生、本科生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心理调查”、“证券市场调查”活动。在教学和实践活动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投资心理方面的认识还很肤浅,投资者的投资心理还很不成熟,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对投资心理的研究也很薄弱。
通过查询文献,我们发现虽然关于投资心理方面的研究浩如烟海,但能够系统诠释投资者心理调适与行为疏导的论著并不多见,适合于本科生、研究生教学的规范教材更是凤毛麟角。编写一本集系统性、知识性、规范性、实践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投资心理学》教材,就成了我们的动力。
本书在研究投资心理学基础理论的同时,通过对个体和群体投资心理与行为的系统分析,针对投资主体的心理异象与行为障碍提出了心理调适与行为疏导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架构。
虽然我们在此前出版了《农产品期货投资策略》、《金融工程》、《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体系重构》、《证券投资心理与行为》等几部著作,主编了《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货币金融学》、《商业银行管理》、《管理思想史》、《宏微观经济学教程》、《财政与金融》等几部教材,但是,仍不能保证本书十全十美,书中难免有纰漏之处,因此,我们诚恳地请求各位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文献,我们尽可能地标明了文献的出处,但难免挂一漏万,在此向那些我们引用过却未能或者无法明确标明文献出处的作者深表歉意、谢意和敬意。
张玉智 刘克 2011年12月于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