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为当代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很好地掌握微型计算机的概念与技术。本书是为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理工科专业教学及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微型计算机而编写的专业教材。
如何学习并掌握微型计算机的有关知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具体的工程问题,是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所特别关注的。微型计算机技术发展异常迅速,就硬件处理器而言,有各种类型的通用CPU、单片微型计算机、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片上系统(SOC)以及专用处理器芯片,有多个厂商的相应产品可供选择,而且,新的处理器芯片还在不断地涌现。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方法,即选择某一种典型的处理器(CPU、单片机或DSP) ,认真学习并掌握其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掌握了一种典型的处理器,再迁移到其他型号的处理器就很容易掌握。这是因为它们的基本概念、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都是相同的,共性非常强。同时,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把基本问题描述清楚,应以比较简单的处理器作为实例来解释复杂的概念(太复杂的处理器不适宜时间较短的课堂教学)。为此,本书以8086为对象进行分析与描述。
在学习本书的内容时,一开始会出现许多过去没有遇到过的名词和概念,初学者会感到头绪多、概念新、内容繁杂。在学习过程中可采取不断循环、逐步深入的方法。也就是在学习后面的内容时,不断地返回到前面的章节,将前后内容联系到一起,从而加强对内容的理解。
本书的目的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在描述清楚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着重解决具体的工程应用问题。要求读者能利用所学的基本概念,提出解决工程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分析具体工程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书课堂教学可安排50~60学时,实验实训可安排20~24学时。
本书力求以简明扼要的语言,重点突出地描述清楚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作者尽了很大努力使本书通俗易懂,以适合大中专院校、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阅读使用。同时,在内容中融入作者以往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实例与经验。尽管如此,由于作者水平及时间上的限制,错误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作者201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