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序    言

当更年期遇上青春期

  

  一位亲戚进入更年期后,脾气时好时坏,而她上中学的儿子表现得也很叛逆。她一开口说话,儿子立刻戴上耳机听音乐,她发脾气,他干脆钻进自己房间躲起来。

  昔日亲热的母子,现在成了水火不容的天敌,只要见面,他们就处在有声或者无声的战争中。

  有一次,她无意中看到儿子和他的同学在家学抽烟,怒火便不打一处来,立刻冲上去,一把夺过儿子手中的烟,声嘶力竭地说:“你要是再敢抽烟,我就不认你这个儿子。”

  骂完儿子,她又训他同学:“我儿子学坏,敢情是你教的,我要你现在就离开我家。”

  儿子和他同学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呆了,直到她再次提醒让他同学走时,那同学才吓得转身跑出她家。

  这次事件以后,儿子再没有主动和她说过一句话,如有非说不可的话,儿子也是拉着脸,光听不发表意见。她要是让他开口,儿子就连珠炮地质问她,把她气得掉眼泪才肯罢休。

  母亲的心理素质对孩子性格有很大的影响,性情温和、做事民主的母亲,教育出的孩子也是阳光、率直,有活动能力的。所以母亲要学会合理疏导自己的情绪,用自己健康的情绪为孩子做个好榜样。

◇◇◆◇◇◆◇◇◆◇◇

  有位中学生向我倾诉,说她母亲最近一年来突然变得烦躁不安、多疑,动不动就发脾气。最让她难以忍受的就是母亲唠叨起来没完没了。

  她每天放学回家,母亲就对她说:“你赶快去学习,我和你爸现在拼死拼活地挣钱,就是一个目的,把你培养出来,你可不要辜负我们啊,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一所好大学……”

  她说:“听着这些不知道听了几百遍的话,我的头像是条件反射一般,嗡的一声,很久都没有知觉。”

  每天她只要一看书,耳边就响起母亲的话,这让她无法静下心来,也就谈不上安心学习了。她对我说:“我的学习压力大部分是来自母亲这里的。”

  我向她提建议:“你可以和母亲好好沟通一下,把你的困惑讲给她听。”

  她为难地说:“我可不敢招惹她,和她沟通是两种结局,好一点的就是她哭着向我讲她的不容易,这些话我听了不下百遍了;坏一点的就是会爆发一场声势浩大的战争。”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父母和他沟通时要保持冷静,多听少说,特别是处于更年期的母亲,更要克制自己,平时多注意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基础,尽量不在学习上为他增加压力。

◇◇◆◇◇◆◇◇◆◇◇

  孩子的“叛逆”现象会在青春期的中期阶段出现,这时他表现的症状有点类似大人的更年期,只有经过这种冲突,他才能为日后的社会竞争建立心理自信心。因此,做父母的要有原则地向他示弱,并适当地帮助他增强自信。

  而如果此时父母也处在更年期,就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并想办法来克服自己更年期中的“反常”表现,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和对待孩子的态度,让他平稳、健康、快乐地度过人生中的特殊时期。

  和青春期孩子相处,其实很简单,就是需要父母尊重他、了解他、少指责、多鼓励、多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多听听他的心里话。当他与你无话不谈时,他才乐意听从你的教导。

  本书编写过程中,曾经得到周芳、张玉霞、朱德僡、袁梦、李秀丽、李彦芳、张建乐、李甜凤、烟爱民、赵光玲、程永虎、顾新民、刘江、张欣、王亚军、张振刚、黄秋月、游红云、张江江、李剑伟、郑道勃、周开宇、张振雷、赵学峰、赵光金、李风云、周伟等亲朋好友的帮助和支持,在此向他们由衷地说一声“谢谢”。

  因受经验、能力、时间所限,书中可能存在着诸多不当之处,在这里,我真诚地希望广大读者朋友及业内人士批评指正,欢迎关注孩子成长的家长在看过此书后,能够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非常愿意与读者朋友共同深入、广泛地探讨教育的问题,以便让我们的孩子接受更好的家庭教育。

  

                                                     蒙  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