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统计学的英文名字是statistics,最早源于现代拉丁文statisticum collegium、意大利文 statista、德文statistik。统计学是一门很古老的学科,一般认为其学理研究始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时代,迄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统计在现代化国家管理、企业管理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统计。英国统计学家哈斯利特说:“统计方法的应用是这样普遍,在我们的生活和习惯中,统计的影响是这样巨大,以致统计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也不过分。" 

国务院学位办2011年颁布了新的学科目录,学科的第一层次是门类,依次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共13个门类。每个门类之下,再分一级学科;一级学科也还可以再往下细分。第七大门类是理学,其中一共有14个一级学科,第一是数学,第十四是统计学。调整后的统计学一级学科将原属应用经济学和数学下与统计相关的学科进行了整合,并在一级学科下设有数理统计、社会经济统计、生物卫生统计、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和精算、应用统计5个二级学科,可以根据各校情况授予经济学学位或者理学学位。

在这种形势下,亟须编写一本反映时代特征的统计学教材。

我们在广泛吸收近年来出版的优秀统计学教材、著作的优点的基础上,将本书定位为应用统计学(以示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统计学区别)。全书共设计了11章,系统介绍了应用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  脉络清楚、体系完整、结构紧凑。立足于一级学科的“大统计学”,篇章结构涵盖了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按照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的脉络来设计篇章结构:统计学总论(第一章)、统计设计(第二章)、统计调查(第三章)、统计整理(第四章)和统计分析。其中统计分析又细分为平均分析(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第六章)、指数分析(第七章)、抽样推断(第八章)、相关及关联分析(第九章)、回归分析(第十章)和统计综合评价(第十一章). 

 (2)  强化基础、兼顾提高、重在应用。为满足专科生等普通读者对统计学的基本需要,本书的重点放在了统计学的基础部分--描述统计(第一章至第八章);为满足本科、研究生等较高层次读者的需要,适当增加了推断统计学的内容(第九章至第十一章),尤其是增设了难度较大、应用水平较高、实用性较强的统计综合评价(分析)内容,兼顾了普及和提高两个方面。在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中,统计学是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统计学用到的数学知识较多;应用方面的灵活性较强;计算量大且复杂。为解决这一矛盾,本书致力于将统计学的应用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侧重于统计思想的介绍,避开了深奥的数学证明,对于复杂的统计计算试图通过常用的计算机应用软件Excel来实现,力图培养读者的学习兴趣,在树立读者统计意识或统计思想的基础上,能用Excel完成统计计算,正确解读统计结果,以提高读者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由齐鲁师范学院宋廷山教授、青岛农业大学王坚副教授、山东科技大学姜爱萍副教授担任主编;山东协和学院郭思亮、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刘莹、山东轻工业学院宋志涛担任副主编;青岛农业大学王宝海教授主审。编写提纲由宋廷山教授提出初稿,经主编、副主编讨论形成。参加编写的有:宋廷山(第一章、第二章、第十一章);王坚(第七章);姜爱萍(第五章);王宝海(第六章);郭思亮(第三章、第四章);刘莹(第九章);齐鲁师范学院曲岩(第十章);宋志涛(第八章)。初稿形成后,由副主编进行了修改,最后由主编进行总纂,由王宝海教授进行审校。

本书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国内外出版的大量本学科教材和专著,敬列于参考文献中。对编写这些著作的学界前辈、专家和同行们,我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由于水平所限,加之时间紧迫,教材中可能还存在许多我们还没有发现的问题,衷心希望使用本教材的老师、同学和其他读者批评指正,有问题或建议可发电子邮件至qlnusts@163.com,对于特殊性的问题我们将给予个别答复,对于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将在再版时进行更正和说明。在此我们一并表示感谢!

编 者2011年12月于泉城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