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社会保障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化解国民生活风险、共享发展成果的基本的不可替代的制度安排,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物,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在任何时期社会保障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引起全社会如此高度的关注。它已日益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政策实践和各国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保障实践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保障学也已成为高等院校经济类、管理类、社会学类相关专业普遍开设的重要课程。西北大学是西北地区较早设置劳动和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和最早设置社会保障硕士专业的高校,为了适应社会保障教学的需求,我们开展了“西北大学211工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社会保障学》重点课程(2001年)和精品课程(2004年)建设的研究工作,并于2005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社会保障学》教材。随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推进,社会保障学科内容和知识体系有了新的发展,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体现与时俱进,我们重新组织了《社会保障学》(第2版)的编写工作。

《社会保障学》(第2版)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人口学等学科的结合点入手,在全书十二章中力求全面系统地阐述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分析、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社会保障体系构成、社会优抚及补充保障、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管理、社会保障服务、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试图在构建社会保障学学科体系上进行一些新的探索。本书体系完整,结构严谨,内容新颖,语言简练,通俗易懂。第2版在内容编排、篇幅分配、编写角度和深度以及编写体例等方面都比第1版有明显改进,相对于第1版而言,《社会保障学》(第2版)具有如下特点:

1. 结合学科发展趋势和专业应用需求,增加了社会保障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内容;在社会保障理论基础部分增加了社会保障的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人口学理论基础等内容,更好地体现了社会保障学的交叉学科特征,避免了仅单一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带来的局限性。其他各章也进行了重新撰写。

2. 为实现培养精通社会保障理论及专业知识、熟悉社会保障运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目标,在注重系统阐述社会保障理论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在内容安排上还注重了社会保障应用知识的介绍,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在教材体例安排上又增加了导读案例、延伸阅读材料。案例鲜活,深浅适当,注重实务,还有各章自测题及案例讨论,形式多样,可以满足立体教学需求。

3. 尽可能地吸收了社会保障理论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体现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最新成就的资料,力求全面准确地体现社会保障学科的整体发展,以传递给读者最多最新的信息。

本书作者有着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哲学等不同学科的教育背景,这正好与社会保障学的交叉学科的性质要求相吻合。本书编写者既有长期从事社会保障专业教学和研究的教授、副教授,又有社会保障专业博士毕业的青年教师,在阐述社会保障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融入了作者教学实践的心得和学术研究的成果。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参考和吸收了社会保障研究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在此我们向相关作者表示真诚的感谢!

本书由许琳教授担任主编,张盈华、唐丽娜、翟绍果担任副主编。写作大纲由许琳撰写,在听取编写组同志的意见后反复进行了修改。书稿写作的具体分工为:许琳:第一章第一、二节,第三章第一、四、六节;张盈华:第八章,第九章,第十二章,第一章第三节,第三章第二节,第四章第一、二、四、五节;唐丽娜:第五章,第六章,第十一章,第三章第五节;翟绍果:第二章,第七章,第十章,第三章第三节,第四章第三节。书稿第一、二稿完成后由许琳逐一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并对部分章节内容做了相应补充。全书最后由许琳统稿、总纂和定稿。

本书可作高等院校教材使用,也可作为社会保障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研究和学习的参考书。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某些不足,真诚欢迎广大读者不吝赐教,以期不断修订完善。

许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