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面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要求和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面对我国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的新情况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新特点,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意义重大。目前,市场上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辅类图书较少,多为疑难问题解析类,且大多泛泛而谈,缺少对学生的吸引力。本书的编撰注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题的鲜活素材,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阐释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改革、创新、发展的现代化进程。本书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辅助教材,亦可作为社会培训用书。

本书以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为蓝本,以强化教学要点、活化教学过程、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乐学真信为编写理念,以改革、创新、发展为关键词,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模块的组合,力图使当代的大学生能够系统掌握中国全方位、宽领域的现代化历程,领会其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全书主要内容编排如下: 

一、 经济篇: 1978年,改革破冰,国门敞开,人们以满腔的热情、敢冒风险、勇破禁区的精神探索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从建立经济特区伊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确立,社会主义事业风生水起。加入WTO,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中国经济领域全面改革创新。

二、 政治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开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相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渐形成,民主政治生活领域全面创新发展。

三、 文化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今时代,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为中国的发展撑起强大动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春风化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旗帜高高飘扬,文化领域全面开花结果。

四、 社会篇: 现代化有“三块”重要基石: 法治、民主和民生。从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谈起,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到全方位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建立健全,民生改善有声有色。

回望过去,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三十余年。三十年是一座丰碑,它铭刻着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所创造的丰功伟业;三十年是一个坐标,它昭示着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未来走向。三十多年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孕育、发展、升华,并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我们所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无不是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结果。

时代赋予了每一代人不同的历史使命。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于艰苦卓绝中英勇奋战,建立了新中国,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人民“站”了起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辟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带领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人民“富”了起来;邓小平之后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全国人民向着“共同富裕”的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奋勇前进;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为,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强”了起来!今昔对比,岁月沧桑。历史将公正地记录新中国每一代人走过的足迹,历史也将把继续发展的课题留给后来者。

本书试图以宏大的历史眼光,全面而具体地说明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中所发生的典型事件,并深入挖掘这些事件背后珍贵的历史资料以及现实回响,为读者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全景式参照。同时,本书每一章后都辅之以相关案例思考和延伸阅读,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历史,思考未来。[2]改革·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3]

编者

201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