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21世纪经济管理精品教材·会计学系列编委会名单丛书主编: 王立彦于增彪刘志远委员: (以姓氏拼音为序)陈关亭陈武朝郝振平刘志远王立彦谢德仁于增彪周晓苏会计学原理所阐述的是会计的原理性知识,包括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则和基本方法,这些原理性知识是人们通过长期实践、从感性到理性的不断总结,概括出共同的、带有规律性的内容而形成的。对于会计学专业的读者来说,学好会计学原理是深入学习会计学其他课程的基础;对于非会计学专业的读者来说,学习会计学原理可以了解和熟悉会计这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

本书是在参考国内外优秀会计学原理教材的基础上,在继承前人已有传统积累的同时构思了新的框架和内容,注重整个框架的内在一致性和内容的整体逻辑性,尤其是吸收了会计理论界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引入了会计工作中新近发展的某些典型实务。在会计规则方面以我国最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为主要依据,兼顾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国际惯例的要求,力求以一种与时俱进的方式讲解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全书共分十六章,分别讲解基本概念、核算方法、会计原则、主要经济业务的处理、财务报表的编报、审计和内部控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以及管理会计基础等内容。

第一章为绪论,解释会计的定义和外延、会计学科体系,简要说明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济活动过程,阐述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与会计事项,概述财务报告的目标和主要财务报表,并简要介绍企业会计的内部组织。

第二章为会计核算基本方法,从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入手,引出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在此基础上重点讲解借贷记账法。

第三章为会计核算实务,解释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概念和种类,讲解会计循环与会计核算形式。

第四章为会计的概念框架和会计规范,讲解会计目标和会计原则、会计假设和会计计量模式、主要会计规范等若干会计基本概念。

第五章讲解货币性资产的核算,包括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和交易性金融资产。

第六章讲解存货的核算,包括存货的概念与分类、存货的记录制度、存货的确认与计量、发出存货与库存存货成本的确定、存货的保管与报告。[2][4]会计学原理[4][3][1]前言第七章讲解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核算,包括固定资产及折旧、无形资产及摊销。

第八章讲解流动负债的核算,包括流动负债的主要内容和会计处理。

第九章讲解长期负债的核算,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等项目的会计处理。

第十章讲解所有者权益的核算,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等项目的会计处理。

第十一章讲解长期投资与金融工具的核算,包括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项目的会计处理。

第十二章讲解收入、费用与利润的核算,包括收入的确认与计量、费用和支出的确认与计量、利润和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

第十三章讲解现金流量表及合并报表的编制,包括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表内项目的计算填报、合并财务报表的基本程序和基本原理。

第十四章讲解财务报告之审计与内部控制,包括审计的概念和类别、内部控制及其要素。

第十五章讲解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包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需求的经济背景、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主要内容以及中国企业涉及的国际会计准则问题。

第十六章介绍管理会计基础,包括成本性态、本量利分析、责任中心与成本控制、资本预算与投资管理。

每章后面首先通过“本章提要”提示本章的要点;然后是“复习思考题”和“练习题”,以便读者通过复习思考和练习掌握并巩固本章的内容;最后提供一两篇与本章内容有联系的“阅读材料”,一方面可以扩大与本章内容相关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加深读者对本章内容的理解。

书中缺陷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使用和阅读本书的读者批评指正,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郝振平2012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