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本书旨在通过大量实例研究引导学生进入国际经济学领域,告诉学生学习国际经济学的重要性和相关性。本书解释了国际经济的运行机制,它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哪些好处,以及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所有这些都以清晰、接近现实的方式讲解,没有多少经济学背景的学生也可以很容易地理解。本书是适用于一个学期课程的国际经济学教材,针对的是那些只上过一两门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本科生。全新的第3版保留并强化了之前版本的成功之处。

当前国际经济面临的挑战

本书对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和原则进行了简洁而全面、及时且清晰的探讨。这些理论和原则对于理解、评价并解决当前美国与世界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都是绝对必要的。这些问题包括: 

1. 在经历“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2008—2009年)后,美国和大多数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高失业问题依然存在,且财政预算赤字居高不下、难以为继。

2.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快速的技术变革以及日益强化的国际竞争造成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大范围的企业规模缩减和就业岗位的不稳定,采取限制贸易的举措以试图(徒劳地)保护本国企业和就业免受外国竞争的趋势在日益增强。

3. 资本市场的全球化导致汇率波动、金融环境日益动荡和政府对国内货币控制的进一步弱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频频出现的金融与经济危机威胁着整个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

4. 美国的低储蓄率和超额贸易赤字,欧洲居高不下的结构性失业,日本缓慢的经济增长,以及中东欧转轨经济国家经济结构改造的不充分,使世界贸易与世界经济的增长趋缓,并导致大量的贸易争端。

5.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极度贫穷以及愈演愈烈的国际间不平衡,向当今世界提出了严肃的道义、政治和发展难题。

6. 资源匮乏、环境恶化和气候变化对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巨大威胁。

第3版新增加的内容

在第1章,一些新的小节被加入进来以反映不断深化的经济全球化问题。1.6节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指出今天的美国和全球正在面临的主要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问题,与此同时,第16章相关的讨论也作了较大修改,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前言国际经济学基础(第3版)世界经济的迅速全球化给大多数国家带来了巨额收益,但是也使得很多国家面临更大的挑战,例如一些贫穷国家并不能从全球化中获益,而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则需面对来自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中国的日益强劲的竞争。本书新加的一些小节和案例研究对这些议题进行了讨论。

美元与欧元汇率以及美国巨额且难以持续的贸易赤字在近期成为新闻的焦点。本书的一些章节和案例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对美国贸易赤字、贸易保护主义和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尽探讨。

除了会对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造成影响外,世界经济的持续全球化以及国际资本市场的自由化进一步削弱了政府对国家经济和金融事务的控制能力。与此同时,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还不够充分,不足以应对全球金融市场唇齿相依所带来的潜在问题和挑战。

本书的第3版还对全球经济严重的结构性失衡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解决这些失衡问题的各种可选政策进行了评价。当今世界经济中主要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包括:美国巨额的贸易和预算(双)赤字;美国和欧洲的高失业率;日本的经济低迷;中东欧经济转轨国家的经济结构改造不够充分;来自中国的竞争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形成挑战;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发生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危险;世界贫困问题;资源匮乏;环境恶化。所有这些议题在这一版中都有所涉及。

案例研究的数量有所增加,加入了很多新的案例,并对原有的案例进行了更新。

每章后的网址作了更新和扩展,给出了可获得与每一章所讨论议题相关的数据、信息和分析的重要网址和链接,指导学生如何获取和使用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

本书的网站也进行了更新和扩展,提供更多的例子、案例、知识点以及可以通过网络解答的问题和习题。

第3版新增的和完全重写的小节包括:我们生活在全球经济中;全球化的挑战;劳动力与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组织与世界经济;外包、离岸外包及对全球化的恐惧;近期的全球金融危机。所有其他小节的内容也进行了调整和更新。

新增的案例研究包括:不同国家的相对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 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 20国集团(G20)成员国在2009年和2010年实施的反倾销措施; 美国经常项目余额与国际投资净头寸的恶化;美元的有效汇率和美国经常项目余额;全球金融危机和“大衰退”; 主要工业化国家间的贸易失衡。

更新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数据贯穿全书,反映了全球贸易和金融的新发展。

全书的结构

本书共分为6个部分。第1部分(第2~4章)介绍贸易理论(如贸易基础和贸易所得);第2部分(第5~6章)介绍贸易政策(如贸易壁垒及其效应);第3部分(第7~9章)考察经济一体化、经济发展和国际资源流动;第4部分(第10~12章)介绍一国国际收支平衡的衡量方法、外汇市场和汇率的决定;第5部分(第13~14章)考察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或国内经济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的相互关系;第6部分(第15~16章)考察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运作情况。在典型的国际经济学课程中,老师可能会跳过第3部分,只留下其他的12章和第1章绪论,从而一周讲授一章。

学生须知

各章节都采用同一个实例来讨论含义相同的基本概念,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例如,从第2章至第6章(讨论贸易理论与政策)所使用的图表与计量模型是相同的。这使学生不必每次都学习一个新实例,从而大大减轻了负担。

实例与图表中所使用的实际数值是按比例来表现的。这使概念和理论更具体、更易接受,而且更恰当,图表也更易于阅读和理解。

全书有很多案例。这些实际的案例研究显示了国际经济学的重要性以及与现实的相关性。

每章均按数字排列划分,方便查阅。所有的图表均在文中有详细解释,并在标题下做了简单归纳。

每章都包括下列内容: 

学习目标(learning objectives)指出每章最重要的内容,方便学生学习。

重要术语(key terms)各章的重点术语以黑体列出,并附有英文。全书最后附有全部重要术语总表。

本章小结(summary)回顾了每一章的重要内容。

复习题与练习题(review questions and problems)要求学生进行运算或对某一特定事件做出解释。

附录(appendices)难度超过正文中内容的材料在附录中提供。

参考书目(selected bibliography)包括对文中所涉及问题最具参考价值的详细书目。

互联网(Internet)每章结尾都提供数据资料、信息和每章议题分析的链接与网址,可使学生接触并使用互联网中丰富的信息资源。

此外还有: 

网站(web site)提供更多的例子、案例、知识点及可以通过网络解答的问题和习题。为反映国际经济中重要的新进展,我们会不断对网站进行更新。

教师须知

教师手册,由作者提供。它包括各章教学目标和授课建议,各章后问题的答案,每章一套共15道多项选择题和答案,以及各章的附加问题和附加的文章。

测试题库,由犹他迪克西州立学院的Munir Mahmud教授编写,包括超过50道多选题和额外的简答题。方便教师出测试题的电子版题库也可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