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和企业管理的创新与发展,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给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理论和实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对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专业的学生而言,既要学习工业时代的传统会计学理论,又需要获取信息时代符合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本书是一本将信息技术与会计理论充分结合的教材。通过本书的学习,能使读者了解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充分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原理和业务流程。

会计信息系统既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课程,又是一门专业理论、方法、实践都很强的课程。本书抛开多数同类教材侧重系统应用过程的思路,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与会计学的理论融为一体,紧紧围绕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基本原理,以阐述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为核心,而不依附某财务软件具体介绍操作应用,旨在使读者通过对企业销售与收款循环、生产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分析与设计,掌握各系统及其整体的数据处理原理和业务流程,从而使读者能够更好地应用不同的财务软件,促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本书基于ERP系统集成应用和流程管理的理念,突出信息共享,系统地阐述了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本书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主要讲述了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框架,包括基本概念、发展、目标、特征、作用、结构、原理等;第二章介绍了会计信息系统建模技术,包括企业组织结构分析、功能结构分析、业务流程分析、系统逻辑模型构建、系统物理模型设计等;第三章介绍了会计业务流程管理,包括业务流程管理方法、企业业务流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流程等;第四章至第十章具体阐述了总账、销售与应收款管理、采购与应付款管理、库存与存货核算、薪酬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成本管理等10个系统的数据流程、功能结构和内部控制;第十一章讲述了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原理、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规范框架与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应用方案。

本书由杨定泉在原《会计信息系统》(第4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2)的基础上,负责确定编写思想、总体结构、内容大纲和总纂定稿。参加编写的教师有:董黎明、郭丹丹、王进朝、王玫、杨定泉,其中:杨定泉负责编写了第一章、第二章和第四章;董黎明负责编写了第九章和第十章;王玫负责编写了第八章和第十一章;王进朝负责编写了第三章和第七章;郭丹丹负责编写了第五章和第六章。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一些教材和文献资料,分析借鉴了用友、金蝶等ERP系统流程,在此谨向作者和软件版权所有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发展较为迅速的学科领域,其理论框架和应用方法处于不断完善和优化的过程中,限于学识与水平,本书的内容和观点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