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操作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需求的提升,财务会计教材从编写理念和知识构架上必须要更贴近实际、更具有岗位指导意义。
为适应这一要求,本教材打破了传统的财务会计教材以会计要素为主线的内容体系构架,采用了更具实践指导意义的以岗位需求为主线的体系构架,对传统的财务会计教学内容按岗位需求进行了全新整合,并适量地穿插了会计岗位必须掌握的相关知识、技能,更好地体现了以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育理念,更好地满足了预期就业岗位的要求。本教材课程体系结构科学、合理,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专业技术领域的岗位(群)任职要求。
1. 教材编写的指导原则
(1) 与相关课程保持衔接,避免课程之间的重复。使读者在学习了基础会计课程之后,能够比较轻松地掌握财务会计课程的内容,为进一步学习企业纳税会计、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等相关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注重理论与实际操作相联系。本教材结合我国现行相关政策法规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将岗位需求和实践中的会计工作经验融入教材案例,使学生通过实例学习,在掌握财务会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为毕业后从事财务会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大限度地缩短其知识储备与岗位胜任能力之间的差距。
(3) 编写语言通俗,简明易懂,便于学生自学和复习,注重提高学生自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适当地介绍一些财务会计学科的前沿知识,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树立成本效益观念,让学生懂得算为管用,管算结合,为学生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拓展了合理的空间。
2. 教材特色
(1) 本教材以会计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为切入点,以岗位素质、知识、能力的分析为依托,对传统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企业纳税会计、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等优化整合,把任务、能力要素落实到具体课程中,建立与会计岗位相互对应的实务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项目,弥补了课程内容交叉重复以及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 根据社会调查,企业的会计工作岗位一般分为出纳岗位、往来结算岗位、存货核算岗位、长期资产核算岗位、职工薪酬核算岗位、投资与筹资核算、财务成果核算岗位、会计主管岗位、稽核岗位等。以上岗位依据单位规模,可以一人一岗、多人一岗(大型企业)和一人多岗(小型企业),定期轮岗。本教程正是以此为依据,经过整合筛选,按照岗位需求,将课程主体分出纳岗位、往来结算岗位、存货核算岗位、长期资产核算岗位、职工薪酬核算岗位、筹资与投资核算岗位、财务成果核算岗位。每个项目之首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项目之尾有“知识训练”、“岗位技能实训”、“知识拓展”;项目以“引导案例”导入项目的知识技能,以“学中做”为例题,有“请思考”、“小贴士”提示重点知识与技能,以此构建会计岗位操作系统及与其相匹配的会计知识体系。
(3) 分项目教学,突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本方案按照项目教学法的要求,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学模式,为适应会计岗位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的需求整合优化了教学资源,设计了相应的教学项目,以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构筑公共知识平台,为获取职业资格证提供必要的任务支撑。教学目标定位在为培养学生胜任各个会计岗位的能力服务,既为就业后企业会计岗位轮岗做好了充分的能力储备,也为其后续的深层次的会计理论学习奠定了基础。教学内容丰富,体现了独特性、新颖性,适应了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岗位人才培养的需要,实现了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本教材由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杨应杰、吴腊担任主编,吕梁职业技术学院油新华、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徐士珺、许昌职业技术学院王琪担任副主编。项目一、项目八由油新华执笔;项目二、项目五由徐士珺执笔;项目三、项目六由杨应杰执笔;项目四由王琪执笔;项目七由吴腊执笔。本教材由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王金妍老师担任主审。最后,由主编对全书作了修改和完善。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