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联考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4门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各门课程的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从近4年全国联考的命题情况看,对各知识点高度细化和提高各门课程内及课程间知识点的综合性应用成为一种命题趋势。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如下3点:
一是需要考生全面掌握各门课程的知识点,夯实基础,吃透重点,多记概念,理解各种原理及其实现。如2009年综合应用题操作系统部分第46题的请求分页管理系统中虚地址到物理地址的变换一题,要求考生准确理解请求分页管理系统中地址的变换过程,2009年综合应用题计算机组成原理部分第44题的描述指令执行阶段每个节拍的功能和有效控制信号一题,考查考生准确理解数据通路和整个指令的执行过程;2012年综合应用题计算机组成原理部分的第43题综合计算机性能指标、Cache、I/O设备和多交叉存储器等各种知识点,第44题综合指令系统、流水线等知识点。
二是需要考生掌握各门课程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也就是强调综合性,特别是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操作系统之间重叠度较高,考生要多加练习,掌握解题技巧。如2010年综合应用题计算机组成原理部分第44题求Cache容量和命中率,2011年综合应用题计算机组成原理部分第44题虚拟存储器,考生应结合操作系统的内存管理的相关知识点来求解;2010年综合应用题操作系统部分第45题的磁盘调度策略一题,需要有Flash存储器的相关知识。
三是需要考生掌握其他一些非考试课程的基本内容,特别是C语言等程序设计语言,尽管程序设计课程没有明确地列入考试范围,但与考试内容密切相关,如数据结构算法用C/C++或JAVA语言的实现能力,最新考纲中操作系统部分明确列出了要求“利用C语言描述相关算法”,在四年的命题中,无论单项选项题还是综合应用题都有相当数量的考题与C语言相关,如2009年的第12题,2010年的第14题和第44题,2011年的第43题,2012年的第13题、第15题和第44题都与C语言有关,具备一定的C语言知识对求解这些考题会有很大的帮助。
笔者在研究考研特点和近年考试的动态、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考研辅导中考生提出的问题的基础上编写此书,力求能够全面、透彻地讲解各个考点,其特点如下:
* 对联考大纲进行深入剖析,全面归整相关知识点。不仅挖掘考纲中各知识点的内涵和解题技巧,还以?~?????的方式给出了每个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重要性(在考研中出现的可能性)。
* 收集大量的例题并予以解析。不仅有各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广为采用的用例,还包括往年部分著名高校的考研试题,并将2009年~2012年4年的考研题按知识点分布归纳其中,且按等级给出每道题的难易程度。根据全国考研题的题型,将所有例题分为单项选择题和综合应用题。其中有一部分是强调各课程知识点综合的例题。
* 结合近几年联考命题情况,给出了5份模拟试题并予以详解。
除本书列出的作者外,参加编写的人员还有安杨、喻丹丹、蒋晶珏、马玉琳、董尚燕、余云霞、伍春香、喻卫、杨波、苏亮、黄明辉、陈钉、程洁等老师。
由于水平所限,书中若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编 者
201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