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管理活动是人类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一,管理实践无处不在,管理创新无时不有。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都与管理密切相关。因此,学习和研究管理学,将使每个人受益终生和每个组织不断成长。
管理学设计出完整的管理过程和管理流程,运用各种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使组织以最小的经济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绩效。管理学已成为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基础必修课程。目前管理学的教材版本颇多,但大多数是通用性教材,而专门针对应用型本科教材甚少,能够和课堂案例教学以及实训教学同步的教材更是稀缺。
基于上述原因,作者以多年管理学教学经验和管理实践为基础编写了应用型本科管理学教材。撰写本书的总体思路分为以下4个方面。
一是在课程结构设计方面。不仅考虑了管理的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基本理论知识的相关性,而且还考虑了应用型本科管理学教学的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把知识的相关性和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有机结合在一起,真正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课程结构设计。为此,本书以案例或管理小故事引导教学,用实践说明理论,通过符合工作任务的教学设计,运用“引导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内化为潜在的应用能力。
二是在课程内容方面。按照篇、章、节的层次结构编写。明确各章节给学生传授哪些知识,培养哪些能力,提高什么素质,总结出知识能力结构图。既考虑了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同时也考虑了如何为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三是基于管理实践日新月异,管理理论推陈出新,在传统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的基础上增加了管理道德、企业危机管理以及管理创新的内容,体现了管理学研究的新发展。
四是通过各章的思考题、实训题、创新思维训练题和案例分析题,帮助学生总结、检查和掌握知识应用的综合能力。
本书的具体特点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趣味性
通过教学引导的管理小故事和章节中的应用阅读,使读者对管理学课程产生兴趣。趣味是最好的教师。特别是对初学者来说,通过管理小故事和应用阅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管理学的理论知识,也可以培养他们学习管理学课程的兴趣。
2.简单性
通过教学引导的管理小故事和章节中的应用阅读,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3.应用性
通过各章后的思考题、实训题、创新思维训练题和案例分析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使读者能把学到的理论应用到实际中。
4.能力性
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书每章都有知识能力结构图,使教师明确在讲授知识点时应培养学生哪种能力。具体有认知、理解、分析、解决、思维、综合、应变、学习、创新等能力。
5.创新性
本书从内容、体例、结构等方面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如增加了创新思维技巧等内容。
全书共16章,由周立华、王天力担任主编,由杨雪滢、白俊峰、李莹担任副主编,由长春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潘福林教授担任主审。具体编写分工如下:第一章由周立华编写,第二章由王天力和王玉民编写,第三章由李东旭编写,第四章由张明晶编写,第五章由金洪国编写(其中第四、第五节由张明晶编写),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其中第一节由叶玮光编写)、第九章由王丹编写,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由白俊峰编写,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由李莹编写,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由杨雪滢编写。潘福林教授对本书的内容、体例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并对全书进行了最终审定。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国内外有关管理学的教材和著作,并引用了部分资料,在此向上述教材和著作的作者表示衷心感谢。此外,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写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和管理学界同行批评指正,以便做进一步修改、补充和完善。
编 者
2012年5月
管 理 学
附录II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 II ?
? II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