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玛克西姆·高尔基(Maksim Gorky,1868—1936),原名阿廖沙·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是世界上伟大的文学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
1868年3月28日,高尔基出生在俄国下诺夫哥罗德(曾名高尔基城)的一个普通家庭。3岁时父亲去世,随后高尔基随母亲寄居于外祖父家,他的童年是在外祖父家度过的。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在11岁的时候他就开始走入“人间”,曾当过学徒、搬运工、面包工人等。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的课堂,这对他的思想和创作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高尔基自学了欧洲古典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1892年,他在《高加索报》上用高尔基的笔名发表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从此开始专职写作。1895年,出版了《依则吉尔的老婆子》和《鹰之歌》。1898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个作品集《随笔与短篇小说集》,该书一出版便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1901年,他出版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塑造了象征大智大勇的革命者搏风击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预告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这是一篇无产阶级革命战斗的檄文与颂歌,受到了列宁的热情称赞。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高尔基的创作转向了戏剧,先后出版了《小市民》、《底层》、《避暑客》、《太阳的孩子们》和《野蛮人》等剧本,特别是《小市民》、《底层》展现了现实生活中工人的新形象与新的精神面貌,表现了他们为自己的权利而斗争的决心与乐观情绪,在当时俄国的剧坛引起了轰动。1906年,高尔基写成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敌人》两部重要的作品,标志着他的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1905年革命失败后,高尔基赴美国及意大利,写了一系列政论文章。之后创作了《奥古洛夫镇》(1909)、《夏天》(1909)、《马特维·柯热米亚金的一生》(1910—1911)、《意大利童话》(1911—1913)、《俄罗斯童话》(1912—1917)以及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1913—1916)、《我的大学》(1922—1923)等。1934年,高尔基主持召开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主席。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离开人世,享年68岁。
高尔基一生创作了无数的作品,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戏剧、评论等,对世界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使他名扬世界的是他的长篇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这三部作品都是世界公认的文学名著。一个世纪以来,这三部作品被译成数十种文字,风靡世界;同时还多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等,影响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世界各地的人们。
在中国,《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是读者最熟悉、最喜爱的外国文学名著之一。时至今日,在中国这些被世界公认的文学名著仍然散发着永恒的魅力。为此,我们决定编译这三部作品,并采用中文导读英文版的形式出版。在中文导读中,我们尽力使其贴近原作的精髓,也尽可能保留原作故事主线。我们希望能够编出为当代中国读者所喜爱的经典读本。读者在阅读英文故事之前,可以先阅读中文导读部分,这样有利于了解故事背景,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我们相信,该经典著作的引进对加强当代中国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人文修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本书主要内容由王勋、纪飞编译。参加本书故事素材搜集整理及编译工作的还有郑佳、刘乃亚、赵雪、熊金玉、李丽秀、李智能、李鑫、熊红华、傅颖、乐贵明、王婷婷、熊志勇、聂利生、傅建平、蔡红昌、孟宪行、胡国平、李晓红、胡武荣、贡东兴、张镇、熊建国、张文绮、王多多、陈楠、彭勇、王婷婷、邵舒丽、黄福成、冯洁、熊红华、王晓旭、王业伟、龚桂平、徐鑫、王晓旭、周丽萍、徐平国、肖洁、王小红等。限于我们的科学、人文素养和英语水平,书中可能会有一些不当之处,衷心希望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
??
??
??
II
III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