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学》是系统地阐述财务会计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教材,国内普通高等学校会计学及财务管理等专业普遍将《财务会计学》作为本科生的核心课程。本书根据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包括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会计改革的最新成果编写,编写的基本思路是:
(1) 以财务会计的目标为导向。就财务会计而言,主要提供对外部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故又称对外报告会计。财务会计提供信息的主要形式是财务会计报告,其中主要内容是会计报表,而会计报表的数据来源依赖企业日常的会计确认、计量和记录。所以本书内容的安排紧扣财务会计报表及其日常的会计核算。
(2) 以四项会计假设为前提来组织内容。财务会计包括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两者的目标基本相同,都担负着主要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的重任。就中级财务会计而言,主要运用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对企业出现的一般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3) 以会计要素为框架构建中级财务会计。会计要素是建立会计系统理论和实务的重要基础,也是会计报表的基本构成内容。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要素,前三个要素构成资产负债表,后三个要素构成利润表。在会计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是资产,其他要素都可用资产来表示。如负债可用债权人对资产的要求权来表示,所有者权益可用净资产来表示,收入可用资产的流入来表示,费用可用资产的流出来表示,利润可用资产的净流入来表示。因此,在中级财务会计中,依据会计准则的规定、按照会计要素的顺序安排教材,并将资产要素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进行详细阐述,而后依次是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及其他相关内容,最后是财务报告和会计报表的一些调整。
本书的特色是:
(1) 在较高的起点上,为培养新世纪的高级会计专业人才提供系统的,且能反映会计学前沿的财务会计知识体系,虽以六大会计要素进行介绍,但以“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侧重当前,注视未来”为基本原则,讲解会计确认及计量的基本规律,力争使学生在了解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原理的基础上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2) 密切注意我国财务会计发展的动态,关注会计领域出现的诸多新改革、新动向和新问题,每章后面附系统性的小篇幅阅读资料,作为开拓学生专业视野的窗口。
(3) 紧密结合我国国内新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改革中出现的若干新举措进行内容更新和知识拓展,融合《国际会计准则》以及会计理论的主要精神进行介绍,力求既能指导会计实务的操作又能站在会计理论的高度来探求会计领域的奥秘。
(4) 本着“素质教育”和培养“研究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运用案例教学,每章均有相关知识点案例,这也是本书编写过程中既重视会计理论知识的介绍,又力求使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紧密结合的有益举措。
(5) 书末附有与教材内容直接相关的《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科目一览表》等内容,体现财务会计内容的一体性,使学生在教材的学习掌握过程中,自觉地和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相结合,和国际会计准则相对比,必然会起到对知识升华的作用。
总之,本书以新会计准则体系为讲解原则、以会计六大要素核算为模式,注重会计理论基本架构在整个教材中的线索作用,运用最新的国内外行业知识介绍作为开拓学生视野的手段,精心组织章后的阅读资料,每章都以综合的相关案例对重点内容进行综合,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书末安排了《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科目一览表》,增强学生理论和实务的直观结合。每章还有主要会计专业词汇的中英文对照,以便为学生学习会计双语课打下一定的学习基础。
本书由河南理工大学程明娥主编,王素萍、王志红担任副主编。各章分工如下:第一、五、十一章由程明娥撰写,第十四章由王素萍撰写,第六、七章由王志红撰写,第二章由张圣利撰写,第三章由曾平撰写,第四章由张如撰写,第八章由谢丹撰写,第九章由许莉莉撰写,第十章由杨合锋撰写,第十二章由王建华撰写,第十三章由王玉法撰写。最后由程明娥、王素萍对全书进行总审。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体现会计专业教学的严谨态度及务实精神,体现会计国际化人才在专业基础学习过程中应有的积累,体现最科学、最规范的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要求。在编写中讲求教材的时代性、先进性、系统性、严谨性,突出实用性、科学性,并注重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曾旗教授及有关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并且参考了诸多相关教材和会计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此表示由衷地感谢!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201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