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第2版前言鉴于建筑结构规范和规程新一轮的全面修订和近年来高层建筑结构的迅猛发展,本书也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内容的增补与更新,以适应新形势下教学和工程设计的需要。

第2版仍保留原书根据内容和要求的不同,分为上、下两册的做法。上册为基础内容册,共10章,是为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了解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基础内容而编写的,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的教材,同时也可作为初学者的参考用书。下册为提高、深入的专题册,共8章,可作为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深入研究、提高的学习材料以及专题参考资料。

第2版主要改动的地方有下面几个方面:

1. 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2010) (以下简称《高层规程》)有关内容的修订。

 (1)  前8章中有关设计和构造等的内容,全部按《高层规程》进行了改写,包括其中的例题,全按新规程进行了改算。

 (2)  第2章中补充了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和抗连续性倒塌设计的概念等,以及重力二阶效应和整体稳定的内容。

 (3)  第5章中增加了5.7节框架-剪力墙结构平面为斜向布置的近似计算,和5.8节框架-剪力墙-薄壁筒斜交结构的弯扭耦连计算。这些内容是从原第10章移过来的。

 (4)  为说明我国内地近10年内高层建筑迅猛的发展状况,收录了内地超过200m以上71幢高楼。

2. 将原第16章高层建筑空间弹塑性动力分析内容重新梳理、编排,并增加了编者及其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组成新增加的第17章隔震结构空间弹塑性动力分析和第18章消能减震结构空间弹塑性分析。这些都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大家关注的问题,也是高层建筑结构研究的前沿课题。这3章介绍了HBTA程序的不同版本,并有两个实际工程的详细算例。

3. 由于下册的篇幅过大,将原在下册的第9、10章移入了上册。

第15~18章,由于专题性较强,引用文献较多,为了查阅资料方便,各章参考文献单独列出。

本书上册由包世华编写。下册由包世华、张铜生共同编写;第11~14章由包世华编写,第15~18章由张铜生编写。

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201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