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强调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无缝衔接的同时,必须正视毕业生工作上手快与发展后劲不足的矛盾问题。教育要创造学生的价值,而学生价值主要体现在学生表现出的专业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与社会融合能力。公共基础课除了为学生的专业能力发展提供方法、工具服务外,必须担负起服务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为学生人生可持续发展服务)的重任。
本教材兼顾到高职高专类学生的需求,坚持以应用为主旨,构建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技能训练,注重培养沟通交流能力和社会融合能力。体验式案例为本书的一大特色。结合每章内容给出的体验式案例是布置给学生的有实际可操作性的实践任务。具体任务均切合学生的实际条件并与本书介绍的相关理论紧密结合,在注重岗位技能培养的同时,设立了素质培养目标,关注学生情商的发展,通过教材内容的合理编排和体验训练,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内容上还特别设置了职业形象模块,对学生进行职业场合的礼仪素养教育,训练学生的求职面试技巧,根据沟通交流能力的形式和社会融合能力的流程,对所涉及的知识点与技能要素分类,依照认知能力循序渐进发展的原则划分内容模块,构建了课程内容体系
。本教材以实用、创新为特色,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礼仪与沟通的基本理论体系,以帮助读者系统地学习礼仪与沟通的知识,培养沟通交流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本书内容涉及礼仪与沟通概述、个人职业形象、社交礼仪与沟通、商务礼仪与沟通、公务礼仪与沟通、现代职场礼仪与沟通、公关礼仪与沟通、服务业礼仪与沟通等相关内容。全书提供了大量鲜活的案例,使理论与实践较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侧重应用性和时效性,既易于理解掌握,又可以为具体社交活动中的礼仪实践和有效沟通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参考,实用性较强。教材的编写由甘敏军副教授主编、统稿。第一章及附录一~附录三部分由甘敏军编写;第二章由梁晓霞编写;第三章由周红湘、张宇斐编写;第四章由战歆编写;第五章由李筱翎编写;第六章由周红湘编写;第七章由甘敏军、陶晓斌编写;第八章由朱克敏编写;另外部分内容由蒙启成编写。在此,对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本书的单位与个人致以诚挚的谢意。
编写过程中,我们还参考和引用了众多的书籍、资料和互联网资源,在此向有关的作者致以真诚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同人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编者201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