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作为传达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经济信息系统,其作用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特别是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1999年10月31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国务院2000年6月21日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的各项《企业会计准则2006》都对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不断完善的需要,适应会计教育改革、发展和创新的需要,满足扩大会计专业学生知识范围和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的需要,我们编写了这本《中级财务会计》。
编写本书的目的是让会计专业的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全面、深入地掌握各类会计业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方法及其理论依据,认识会计信息对优化资源配置、适应经济发展、服务管理需求所发挥的作用。
本书涵盖《企业会计准则2006》中属于中级财务会计的主要内容。在编写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会计实务与会计理论的密切联系。各章节由浅入深地介绍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生成方法及其理论依据,以及这些方法的适应环境,以帮助读者在掌握财务会计核算方法的同时,了解各种会计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可能存在的局限性。
为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的,本书在结构上做了如下安排。
(1) 本书共二十二章,分为六篇,每一篇覆盖中级财务会计中一部分相对独立的内容。在各篇导言中提示了学习该篇的意义,以及该篇内容在财务会计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每章正文开始之前是“本章导读”,用于说明各章学习中应该注意的主要内容和提示应该掌握的重点。
(3) 为了增加教材的可读性,不断改进教学效果,作者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的需要,在各章的开头设置了“问题导引”和“开篇情景案例”,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内容。
(4) 为了培养和调动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各章之后设置了自测单选题和思考题,以帮助学生理解本章的知识点,并启迪学生分析和探讨各章内容中值得思索的问题,其中有些讨论题在正文中并没有提供明确答案。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得出自己的结论。
(5)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为每章配备了业务练习题,希望通过这些练习题的核算和解答,能够促使学生对各章介绍的会计方法及其理论基础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理解。
(6) 为了方便本书的使用者,我们提供了各章自测单选题、业务练习题的参考答案,欢迎有需要者与出版社联系。
全书的总体结构、章节纲目和各篇导言由主编拟订并经反复修改后确定。各篇起草人分别为:第一、五篇,周晓苏; 第二、三、四、六篇,陆新; 最后由主编对全书内容进行了总纂。
本书参考了主编在2007年出版的《中级财务会计学》的体例和部分内容。谨在此向该书的其他作者黄菊珊、周洋、朱敏波、赵薛刚、吕海洋等一并致谢。
由于主编水平有限和时间仓促,在编写和修订过程中难免存在疏漏和错误,恳请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主编
201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