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界面设计是指对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优秀的用户界面设计不仅会让软件有个性、有品位,还会让软件的操作变得舒适、简单、自由,充分体现软件的定位和特点。

在国外,用户界面设计人员有了一个新的称谓: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信息建筑师。它不仅仅是指美工,而且是具有心理学、软件工程学、设计学等综合知识的人才。用户界面设计构筑了产品设计的基础,所以学习人机界面设计技术对当今软件设计人员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目前市面上关于界面设计的书籍,或只讲解技术、或只讲解概念、或内容片面,缺少一本书将界面设计与制作的流程贯穿其中,全面系统地讲解界面开发的技术应用,也没有书籍编写有关界面草图和跳转图、应用字典、原型开发等内容,而这些内容在软件公司已普遍应用。对于面向就业的高职院校,迫切需要一本符合软件界面开发流程、知识技术容量足够、知识深度适当、真正有实用价值的教材,以填补空白、满足软件公司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要。

本书以院校、企业合作开发的真实项目——教务档案管理系统为主线,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原则,将理论基础、关键技术、设计思想融入9章,采用理念—技术点—综合应用的结构安排教材内容,达到三点目的: 第一,系统地进行知识体系构建;第二,注重先进技术的应用;第三,锻炼综合应用能力,使知识为技能服务、技能深化知识,从而由浅入深地逐步引导初学者理解与掌握界面设计与制作技术。

本书是“校企合作,共同参与,联合完成”的成果,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1) 三个体现——体现了高职高专特色、体现了企业人才需求、体现了教学改革方向。

(2) 三个符合——符合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市场技术潮流、符合高职高专基本学情。

(3) 学习情境——根据界面设计的流程,设置教材的学习内容与顺序,形成界面设计与制作的学习情境,使读者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尽快地进入工作状态,融入工作角色。

(4) 内容全面——包含界面开发整个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全面地讲解界面开发的技术,注重技能训练。

(5) 用典型产品引领工作任务——采用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的真实案例贯穿全书,按工作流程分割成章节,使读者熟识界面设计的流程,掌握界面设计与制作的技能。(6) 知识拓展——为部分章节设置了训练任务与实训,以方便读者通过拓展训练和实训进行技术提高与升华。

本书由孙凌玲、刘铁英主编,张静、李季、张雨副主编,参与编写的还有孙佳帝、王芹、那君、许春艳、闫雪、张庆延、崔为娜、杨柏婷、金山、金照春。

由于时间仓促,本书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今后修订、完善。

作者

201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