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目前单片机的教材种类繁多,但大多数教材内容以汇编语言为主,面向电子信息类的硬件知识讲授较软件知识的讲授要多一些。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现代工业中出现了跨电子、机械、信息等多门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的新行业,如嵌入式应用开发行业,它不仅重视硬件的开发,同时注重软件的开发,许多传统的单片机也逐步发展为嵌入式单片机,其开发由原来的使用汇编语言逐步发展为使用C语言开发。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本书以“做中学、学中做、做学结合”为教学模式,以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编写。

本书根据初学者单片机的认知规律,将单片机的7个知识点——单片机最小系统、单片机I/O接口、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串口通信、单片机的扩展、单片机的A/D转换分解到9个实训项目中,每个项目又分解为若干个任务,每个任务结合企业工作流程及产品开发流程将知识点一一分别讲解,以此达到知识与技能殊途同归的教学目标。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 以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教学项目和实施教学内容。

企业工作过程往往有助于读者对单片机相关职业的衔接需求,本书充分体现了企业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从而更好地贴近职业的需求。

(2) 以职业岗位需求出发,以单片机为主线,采用C语言编程。

C语言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门计算机语言。现代化科学技术领域中,C语言占有相当高的比重。单片机应用开发目前也在朝着高级语言方面发展,因此C语言在单片机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C语言在单片机上应用开发方面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屏蔽一些不易掌握、难以理解或较复杂的硬件知识,可以较为简单地完成相关操作,使单片机应用开发的学习和实践得到有效的提高。

(3) 以职业岗位需求为目标,设计工作任务,构建具有针对性、扩展性和系统性的教学内容。

本书共22个工作任务,任务安排按照知识点由简单到复杂、技能训练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构建,综合能力体现了知识点的针对性、拓展性,系统的延伸性及系统性。

(4) 以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采用项目化、一体化教学模式。

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书为了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将不同的教学内容分解到各个项目中,并采用仿真教学的模式使读者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通过计算机仿真学习单片机的设计和制作,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本书由宋海兰、于薇、钟玉珍担任主编,乔丹、田晶、王莹、夏丽荣担任副主编,姜惠民担任主审。具体分工如下: 田晶、夏丽荣编写项目1和附录A,王莹编写项目2和项目8(部分),乔丹编写项目3,宋海兰、钟玉珍编写项目5、项目9和项目10,于薇编写项目4、项目6、项目7、项目8(部分)和附录B。全书由于薇组织编写并统稿。丁磊、刘艳锋、迟恩宇、赵桂茹、刘心美、孙佳帝、金山、金照春、王东、许海燕、那君、祝海英、李京泽、郭明珠、王鹤参与了本书的资料整理工作,并提供相关的实验素材,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为了方便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自学,本书配有电子教学课件、Proteus电路设计文件、C语言源文件和可执行文件,以及书中的习题参考答案等,读者可从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http://www.tup.tsinghua.edn.cn上下载。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欢迎使用者对本书批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