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现代通信技术涉及数字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信息传输技术、通信网络技术、数据通信与数据网、ATM技术、宽带IP技术、接入技术等。纵观通信技术发展,其显著特点: 频率由低频向高频发展,通信方式从中波、短波发展到微波、毫米波。可以说,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是不断开拓更高频率、不断提高通信容量的历史。数字化、大容量、远距离、保密性好、可靠性高等是现代通信的特点,发展趋势是在数字化、综合化基础上,向智能化、移动化、宽带化和个人化方向发展。

本书是为更好地满足本科、专科、高职高专的通信、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习现代通信技术与应用课程而编著的,从宏观角度全景式介绍了现代通信技术及其应用。

1. 本版修改原则

(1) 从宏观角度编写。本书对现代通信技术及其应用作全景式介绍,为读者宏观上理解,并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掌握和应用相关技术奠定良好基础。有些内容允许“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将来结合相关课程或工作实践再加深理解。

(2) 普及性、实用性。作为本科、专科、高职高专学生及相关人员了解、学习现代通信技术及其应用的通用书籍,既要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又要突出时代性、实用性。

(3) 广度优先的原则。为多角度、全方位拓展知识面,加深对现代通信技术相关内容的了解,每章安排6个简短精练的阅读材料,素材选择有一定特色。

为明晰本书体系结构,更好地体现本书特色,将第1版中的“有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两章合并为“常用通信技术”;将“计算机通信”调整为“数据通信技术”;同时,增加了第4章“通信技术应用”,介绍新颖的三网融合、物联网技术、多媒体通信等。此外,调整了正文及阅读材料的部分内容。与第1版相比,修改了约40%的内容。

2. 体例安排思路

鉴于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内容多、涉及面广,要做到选材得当、组织合理、深入浅出、联系实际、新颖实用,确实有一定难度。为此,本书采用分层结构,分正文和阅读材料两层:(1) 正文内容。为本书的核心,从系统的角度介绍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其应用,占全书篇幅的80%。

(2) 阅读材料。独立成篇的阅读材料是正文的补充,每章安排6个,兼顾知识性、实用性,努力体现“广度优先”原则,占全书篇幅的20%。

这样,既突出重点,又能适应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需要。可设计相应的教学大纲,选择书中全部或部分内容介绍。

[2][4]现代通信技术与应用(第2版)3. 章节内容安排

本书共分4章,分别介绍通信技术基础、常用通信技术、数据通信技术、通信技术应用。

(1) 通信技术基础。介绍通信系统模型、分类,通信传输介质,复用技术,交换技术,同步技术;阅读材料介绍信息技术基础、保密通信常识、国际电信联盟(ITU)、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如何读懂电路原理图、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故障特点。

(2) 常用通信技术。介绍有线通信的电话通信、光纤通信,无线通信的移动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阅读材料介绍音频编码技术、红外通信技术、激光通信技术、蓝牙通信技术、集群通信技术、移动定位技术。

(3) 数据通信技术。介绍数据通信基础、关键技术、通信接口、数据通信网;阅读材料介绍加密技术、数据编码技术、字符编码常识、几种接口标准、新颖的IPv6协议、下一代网络(NGN)。

(4) 通信技术应用。介绍现代通信技术应用,包括三网融合、物联网技术、多媒体通信;阅读材料介绍云计算、纳米技术基础、微机电系统(MEMS)、全球定位系统(GPS)、射频识别(RFID)技术、图形与图像基础知识。

4. 本书使用建议

(1) 对教师的建议。教材与教学不应完全等同。教材注重从概念和定义出发,要求系统、全面;教学要求从问题或实例出发,层层剖析、逐步深入。因此,教学过程中不一定拘泥于教材顺序组织内容,教学内容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部覆盖教材,应从“以教为主”逐渐过渡到“教与学相结合”,着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明了:教哪些内容?如何教这些内容?这样教会有什么效果?有些内容应允许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将来结合相关课程或工作实践进一步加深理解。

(2) 对同学的建议。大学的学习方法有别于中学,作为迈向工作岗位前最重要的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阶段,一定要培养自学的能力,因为学习是终身的事。大学阶段主要掌握一些基础性、原理性的知识,特别是从系统的、宏观的角度理解所学知识,明白学习什么,如何学习。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努力构建某一学科知识体系的框架,培养系统观、大局观,更多的具体内容可以在工作时结合实践去充实、提高。因此,大学阶段培养较强的自学能力尤为重要。此外,本书中独立成篇的阅读材料是正文内容很好的补充,值得认真阅读。

本书课件可联系责编。本书编写时参考的资料已列入书末的“参考文献”中,谨对这些资料的作者、出版者表示衷心感谢。特别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邹开颜老师、赵从棉老师的辛勤付出。限于编者水平,书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指正。

编者201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