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前言
本书是一本综合性实验和课程设计教材,根据“通信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等课程的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结合当前教学改革和教学体系建设,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本版在修订过程中,对通信电子线路实验、课程设计和常用电子仪器使用三部分进行了全面修改。基本思路是: 精选内容,合并小结,去掉重复。
本书共分为三篇: 第一篇(第1~3章),第二篇(第4~6章),第三篇(第7~8章)。参加本书修订工作的有马玉静(第1章),史丽娟(目录、第2章、第4章、第5章),赵淑范(前言及第3章),赵剑(第6章、第7章、第8章及附录)。长春大学史丽娟、赵剑任主编,负责全书策划、组织和定稿。长春大学赵淑范任副主编,协助主编工作。
全书由长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张化勋主审。本书在修订过程中得到长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领导以及其他教师关怀和支持,在此向他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提出批评意见和改进意见。
编者
2012年11月
第1版前言
这是一本综合性实验和课程设计教材,目的在于将《通信电子线路》、《高频电路》、《电子线路非线性》、《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和《电子线路设计自动化》等课程的理论与实际有机地联系起来,旨在加强学生实验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与实际动手能力。本书是为适应电子信息时代新形势的发展,培养21世纪电子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根据通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并结合作者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以及当前教学改革和教学体系建设的要求编写而成。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各种教学模式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和使用,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内容。实验内容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从理论到实践,循序渐进,目的在于将“通信电子线路”、“高频电路”及“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等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综合训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和提高学生工程设计与实际动手的能力。
根据分层次教学模式的特点,全书分为验证性实验、提高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3个层次,还增加了课程设计内容。书中有大量的基本实验电路,可供掌握通信电子线路的学生进行基础训练;提高性实验有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综合设计性实验则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设计思想,提高他们进行通信电子系统设计的综合设计能力。
全书共分三篇。
第一篇“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是通信电子线路基础,主要介绍基本的电子线路以及基本电路的功能与应用。本篇共有30项实验,其中验证性实验12项,提高性实验6项,综合与设计性实验12项。
第二篇“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分为基础实验设计和振荡器、混频器、检波器、接收机、发送机实验设计,共有17个课题,前者7个课题,后者10个课题。
第三篇“常用电子仪器”,分为通用电子仪器和专用电子仪器。
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马玉静(第一篇第1章),赵莉(第一篇第2章),赵淑范(第一篇第3章),张波(第二篇第4章),张化勋(第二篇第5章),董鹏中(第三篇第6章),赵越(第三篇第7章),陈昊宇、刘净(前言和附录)。
全书由长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赵淑范、张化勋主审。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得到长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领导以及其他教师和实验人员的关怀和支持,在此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提出批评意见和改进建议。
编者
200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