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信息学》编委会主编赵越副主编王之琼徐礼胜编委(以姓氏笔画为序)王之琼李岭李建华张陈张静淑赵越信俊昌徐礼胜崔笑宇秘书(以姓氏笔画为序)丁琳琳曲璐渲医学信息学是一门基于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医学、生物学、管理学、工程学及其他应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的结合,以研究医学信息的搜集、处理、存储、检索、传输、管理和有效应用的原理与方法为基本内容的新型交叉学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医疗已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型数据库技术手段的出现,为处理医学海量数据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方法,加快了数字化医疗的进程。近年来,医学信息学在医疗研究、医学实践、医学教育、医学决策和管理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各种医学信息系统,如临床医疗系统、图像处理系统、公共卫生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等。目前,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医学决策支持系统、生物信号采集与识别系统、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等对各种医学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为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和诊断效率做出了重要贡献。医学信息学的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医疗观念,还从来没有一门学科像信息科学这样广泛和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医学的整体面貌。这几年,我国一直在加大医疗产业的投入,努力推动数字化医疗的进程,提高全民的健康和医疗水平。随着信息新技术的发展,医学信息学领域也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国内专门介绍医学信息学的教材还比较少。作者根据医学信息学的发展情况及实际需要编写了本教材。本书内容新颖,系统性较强。书中部分内容来自于作者团队近几年的科研成果,也有一部分内容来自国内外同行的研究成果,书中还添加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对理论性较强的部分,作者绘制了大量的框图,有利于读者加深对理论、概念的理解。本书从医疗研究、医学实践、医学教育、医学决策和管理等领域的实际需求出发,突出专业特色,淡化理论推导,强化能力培养,将医学信息学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工程中的医学信息学问题的能力。Ⅲ本教材共分15章,详尽地介绍了医学信息学的理论以及相关应用知识:第1章介绍生物医学信息学概论。第2章主要介绍医学信息标准化及其分类的一些标准。第3章主要介绍数据库与信息系统:首先阐述了数据库技术,接着又介绍了基于数据库技术的信息系统。第4章主要介绍医院信息系统:首先概述医院信息系统;其次介绍医院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与内容;再次介绍医院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最后介绍医院信息系统的相关案例。第5章主要阐述医学图像信息系统,首先介绍医学成像的基本概念和医学影像的主要类型,然后介绍医学影像的DICOM标准,在此基础上阐述PACS及RIS的组成、应用与发展趋势等。第6章主要介绍实验室信息系统,先介绍实验室系统的基本概念,然后介绍实验室信息系统的主要技术,在此基础上介绍HIS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应用等。第7章主要介绍护理信息系统,主要阐述护理系统的相关概念以及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组成以及设计原理等。第8章主要介绍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及其结构模型和系统组成等。第9章介绍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主要介绍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总体规划和实现策略等。第10章主要介绍电子病历:首先概述电子病历及其功能与内容;其次介绍电子病历的设计与实现以及电子病历面临的挑战;再次介绍中医电子病历;最后介绍电子病历的一些相关案例等。第11章介绍医学数据获取与医学信号处理,主要介绍生物传感器的基本理论以及医学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第12章主要介绍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及其概念、理论基础、系统结构和特征等。第13章主要介绍远程医疗及其概念、组成与功能、组织管理、应用、发展趋势等。第14章主要介绍生物信息学的定义、研究内容、生物信息数据库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等。第15章主要展望了医学信息学的未来,介绍了医学信息学现状和挑战,并且介绍了目前医学信息学的一些研究热点。医学信息学Ⅳ教师可以根据本科生、研究生不同的教学要求灵活选讲本教材内容。另外,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条件,理论与实验结合,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关理论与技术。本书理论介绍通俗易懂,也非常适合非专业人士自学使用。本书课件可登录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http://www.tup.com.cn)下载。本书的出版与作者课题组多年的科研工作密不可分,再次向一道工作的同事和研究生表示感谢。同时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罗健编辑给予我们的帮助和支持,对本书所列参考文献的作者也表示感谢。此外,感谢赵歆卓、张维和魏永涛等同学在本书的编撰过程中给予的帮助。限于编者的水平,书中不妥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及同行批评指正。
主编2016年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