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会计是专业会计的组成部分,用于核算和监督国际贸易企业经济业务,具体来说,国际贸易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涉及外币、外汇的经济业务,按照会计法规、准则和国际惯例,进行核算的一种会计。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国际贸易业务的职业分类与资质管理》已于2012年7月1日起实施。为实施该标准,进一步提高国际贸易会计人员处理外汇业务、进出口业务、加工贸易业务、进出口税金、出口退(免)税等业务的能力,编写了本书。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 内容完全体现国际贸易会计职业资格要求
本书依据国家质量标准《国际贸易业务的职业分类与资质管理》中的国际贸易财会类职业岗位要求编写,内容涵盖国际贸易会计员及助理国际贸易会计师的工作内容,结构上针对国际贸易会计的活动领域,将全书分为国际贸易会计基础知识、外汇业务核算、出口业务核算、进口业务核算、加工贸易业务核算、税金的核算、出口货物退(免)税的核算和财务会计报表八个模块,每个模块下面分为知识单元和技能单元。
2. 依据中国国情,以小企业会计制度为标准进行编写
2004年7月我国新《对外贸易法》颁布实施,外贸审批制改为外贸登记制,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数量激增,企业的类型也涵盖上市公司、特大型国有企业、大中型企业、小企业、合伙、独资企业和极小型企业。按照我国目前的会计管理体制,上市公司、特大型国有企业适用的是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大中型国有企业适用的是2001年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适用的是2004年企业会计准则。而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我国477万户法人经营单位中,小企业数量占97.1%。资料来源: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小企业会计准则释义2011.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考虑到小企业占我国法人经营单位的绝大多数,所以本书以《小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所选用的会计科目及账务处理也以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为主。
3. 结合实际,引入大量仿真涉外原始凭证
由于国际贸易企业中的涉外业务原始凭证大量来自境外,多为电传和报文形式,格式繁多,规格不一,涉及外币,单证除正规种类外,还有许多特需单证、票据、核准件等。因此,在本书编写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广泛调研外贸企业,搜集了大量的单据,以进一步提高涉外会计人员识别、审核涉外业务原始凭证的能力。
4. 不仅适合职业资格考试使用,也满足了大中专院校教学的需要
本书为国家职业标准——国际贸易会计师考试的指定辅导用书,全书根据国家标准要求编写,内容涵盖国际贸易会计员及助理国际贸易会计师的工作内容,教学设计上充分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是参加国际贸易会计师考证的必备教材,大中专院校财会专业学生学习国际贸易会计的主要辅导教材,同时对于从事会计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及企业财务工作者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由潘海红编著,负责全书的总纂、统稿。曹训立负责全书的审核。本书编写分工如下:潘海红编写模块一、模块六、模块七;余海萍编写模块二中知识单元部分;方瑛编写模块二中技能单元部分、模块八;孙训爽编写模块三、四、五中知识单元部分;程竞编写模块三、四、五中技能单元部分。
国际贸易企业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日新月异,由于时间仓促,再加上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或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