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笔者在从事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二十多年中,对发展心理学的教学有一些体会和感悟。有的教材数据陈旧,缺乏时代性;有的教材知识点介绍得过于简略,教学中需补充一些材料,如较为经典的实验,或此类研究的源起;有的教材专业名词只是提及,却没有相应的解释,教学中还要深入讲解。综合以上几点于是萌发了编写本书的强烈愿望。

发展心理学就是研究个体一生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本书从生理发育、认知发展、人格和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以年龄为依据,描绘了人一生各个阶段的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本书的第一个特色是尽量反映近年来发展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一方面是理论上的新进展,例如,在第一章介绍了“微观发生法”,在第二章介绍了“生态系统理论”和“进化发展心理学”,在第九章介绍了“夏埃的智力理论”、“古尔德的人格理论”。另一方面是关于具体发展内容的新成果,例如,贝拉吉恩采用违反预期范式所作的研究,哈里斯关于儿童对混合情绪的认识的研究,我国关于校园欺侮的一些研究等。

本书的第二个特色是引用了反映我国儿童心理发展的新数据,为儿童发展提供了可以参考的依据和标准。例如,婴幼儿生理发育的数据来自2005年中国九市七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中小学生生理发育的数据来自最新的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

本书的第三个特色是设立了“阅读栏”。该“阅读栏”不是为某一类内容设立的,而是根据编写需要设立,它们有的是教育建议,有的是重要内容的拓展,有的是经典研究方法的详细介绍,等等。其目的是挖掘教材的广度和深度,拓展学生的视野。

本书是集体劳动的结晶。全书由刘爱书负责拟定写作框架,庞爱莲为本书的框架提供了很好的建议。各章编写分工为:刘爱书编写了第一章的第一节和第三节、第二章、第四章和附录“发展心理学实验”,张修竹编写了第三章和第五章,田志鹏编写了第六章和第七章,庞爱莲编写了第一章的第二节和第四节、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全书由刘爱书和庞爱莲负责统稿。

本书能够出版发行,要感谢很多领导和朋友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首先,十分感谢国内外的同行。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阅了他们编写的许多教材、专著和论文。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对国内外同行研究成果的引用可能存在曲解或误解之处,恳请各位同行谅解和指正。

其次,也感谢各位编者的辛勤付出。在编写过程中,各位编者从保证教材编写质量出发,不断沟通和讨论,为教材编写提供有益的建议,解决了编写中的一些问题。

虽然各位作者在编写过程中认真勤勉,在成稿付印时字斟句酌,但百密一疏,难免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刘爱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