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4年初,教育部推出了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计划。这一计划的实施,将一改高校 “学术研究”的知识殿堂这种千篇一律的格局,取而代之的是促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的本科高校转变,形成“学术研究型”和“技术技能型”高校并举的人才培养“立交桥”。彻底改变目前不少院校因结构性问题带来的毕业生难以就业,学校办学步履艰难的窘况,为社会提供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线的劳动者。

  然而,适用于改型院校所需要的教材目前却寥寥无几,特别是作为改型的本科院校理工类各专业的程序设计课程用书,多年来一直沿袭着学术型高校甚至是985、211院校的教材。这就要求在技术技能型高校中长期站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能总结教学经验教训和体会,自力更生,加强合作,尽快独立编写出适合于自己院校的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所有高校理工类各专业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一门入门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计算机思维的形成、创新意识的培养、动手能力的提高,乃至他们的就业与职业生涯。

  本书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宗旨,本着“讲清理论,突出应用,贴近实际,结合科技,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原则,突破了以往C语言程序设计教材存在的问题:理论上过于强调程序设计语言本身的系统完整性,举例上过于偏重生僻晦涩数学问题的解决,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在以往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时普遍存在的“课难听懂、书难看明、题难做对、事难解决”的“四难”问题。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对C语言程序设计的理论问题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精心选取、精心设计,进而精心开发了一批涉及数学物理、工程力学、电工电磁、航天航海、人文历史、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乃至小学算术、古代算经等方面的例子,使整个教材充满了时代感、新鲜感、生活感和实际感,引人入胜。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训练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本教材由谢膺白教授任主编。他曾主持过两个国家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的子项目:X国两个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的引进测试、消化应用、移植改进,又长期从事程序设计教学与软件研发工作,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背景和教学经验。目前正主持着“软件外包服务人才培养试验研究”、“软件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两个陕西省省级教育改革项目。同时,谢膺白教授是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的负责人,本书即为该课程的配套主讲教材。

  本教材由王振辉、张文胜任副主编,参与编写的人员还有:谢稷光、王艳君、张敏、任华、陈宏、刘辉。副主编张文胜、王振辉对书稿认真地进行了第一次校对。主编谢膺白教授,对书稿进行了第二次校对和全面修改,增添了大量与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关的实例,亲自开发了与工程实践密切相关的全部程序,使本书面目一新,特点突出,方向明确。刘辉在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在组织协调、资料整理、例题筛选、程序调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苏明芳编辑,清华大学出版社西北办事处的吴刚老师对本教材的编写、出版给予了大力帮助。

  为了方便教学和自学,本教材配有电子教案。另外,本书的所有例题与习题全部在Visual C++6.0集成开发环境下研发。读者只要将教材中的例题及习题源代码复制到Visual C++6.0集成开发环境中,即可进行编译、连接、运行。

  高校转型刚刚起步,适应转型的C程序设计教材难以寻觅,无从参考,我们成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者,但由于编者们水平有限,加之时间紧急,书中如有错误和不当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VI·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