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程序开发大步迈进。Java似乎就是为此而诞生的,它具有的跨平台性、面向对象、分布性和安全性等诸多特点,使其确立了一段时期内无与伦比的网络编程优势。从20世纪90年代初Oak问世,以及几年后Java正式发布,到现在已经跨越了20年左右的时光。时至今日,Java语言经久不衰,广为流传,能够具有如此的生命力并不多见。Java保持“常青树”状态,也由于它不断地发展自我、超越自我,从而在许许多多领域成为了系统研发的主流平台。例如电子商务、远程医疗、网上银行、虚拟课堂等等,基本上都使用Java技术开发。
当前,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工程等专业都开设了Java程序设计课程,还有其他为数不少的专业也把Java语言列入教学计划。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本书在编写时,从现阶段高校使用最多的Java系列教材中吸取经验,结合作者在长期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和积累,旨在向高校学生奉献一本有特色的教材,以及向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一本有价值的参考书。
总的来说,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 面向实用新技术
本书介绍Java程序设计的多项实用技术,采用JDK 6、Eclipse、MySQL作为Java开发运行环境,并将其反映在教材中。强调学以致用,将新技术与理论、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2. 涵盖内容较广泛
本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Java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涵盖了Java的语法要点和知识要素。对于Java系统开发所使用的数据库访问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等,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3. 例题讲解条理化
本书例题十分丰富,典型实例紧密结合知识要点。全部例子包含题目要求、程序代码、程序运行结果和程序分析。以此编写方式,有助于读者掌握Java开发要领,快速熟悉重点难点部分。书中程序代码都经过认真调试,可以直接运行,方便读者上机操作。
本书为了便于对程序代码作出说明,在每一行设置了序号。这些序号标记不能作为Java程序的组成部分,实际程序开发时要将其去掉。
本书共分为12章,主要包括Java概述、Java基本语法、Java流程控制、Java面向对象编程、接口、内部类和Java API基础、异常处理、Applet程序、图形用户界面、输入输出流、多线程、访问数据库、网络程序设计等内容。另外,在每章的最后均列出习题若干,供读者参考。
本书由牛晓太任主编并负责全书的总体策划与通审、定稿工作,王杰、管涛、李向任副主编,齐艳珂、王亚楠参编。其中牛晓太编写第1章、第6章、第7章,王杰编写第9章、第12章,管涛编写第2章、第3章,李向编写第8章,齐艳珂编写第4章、第5章,王亚楠编写第10章、第11章。
在本书的编写和出版过程中,参阅了大量书籍、文献等资料,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尽管书稿是作者多年系统研究开发与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但由于时间仓促,作者知识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使本书得以改进和完善。
编者201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