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作系统是软件系统中的核心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教学不但需要讲授操作系统概念、原理与方法,还需要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操作系统的精髓。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可以进行内核及代码级别的实验,另一方面可以进行应用级别的实验。本书的宗旨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应用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

Linux操作系统作为开源的现代操作系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产业界也开发了一系列的版本,如Ubuntu、Red Hat、Fedora、SuSe等,在众多的版本中,Ubuntu以人性化——“我的存在就是因为大家的存在”为理念,包括了浏览器,Office组件、即时消息,甚至云计算为一体的大多数用户所需要的应用程序,本书的写作以其作为写作的实验平台。而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3月份,中国政府也选择Ubuntu作为国家的标准化OS,由此可见Ubuntu的影响力。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讲授Linux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Linux系统的安装、配置、管理维护等技能,对Linux系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奠定在Linux系统上做进一步开发的基础。

从具体内容上看,本教材包括文本界面的常用Shell命令、图形界面的多种实用程序、程序设计基础以及Linux提供的多种网络服务功能,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Linux操作系统提供的功能和服务。

针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在进行操作系统原理课程的教学中,结合本教材进行系列的实验,将极大地提升理论学习的效果。本教材基本的结构围绕一般操作系统的原理展开,包括进程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网络、用户管理以及接口等方面,可以此作为实验的教程。

从实用性和使用性的角度,本书对于每个命令、每个操作都附有实际操作的贴图,方便学生实践。同时,本书结合嵌入式开发,介绍了Samba、NFS等服务器的配置。针对编程工具,本书介绍了在Eclipse中整合GCC、 GDB进行编程和调试,对于提高编程效率,提高编程质量都有极大的好处。建议方法是多动手、动脑,学习时要经常与Windows进行对比。

本书由姜春茂任主编,杨春山任副主编,周洪玉主审,参加本书编写的还有孙鹤、陈珏晓、段莹、李春辉等。本教材总计分10章,其中具体的编写任务如下: 

第1章和第10章由杨春山编写,第2章由孙鹤编写,第3章由段莹编写,第4章由李春辉编写,第5章、第6章、第8章和第9章由姜春茂编写,第7章及附录由陈珏晓编写。

感谢本套丛书编委会给予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感谢周洪玉教授对本书编写的悉心指导和审核,感谢为本书的编写、出版提供支持、帮助的老师和朋友们。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编者201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