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是会计学专业、管理类各个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对会计学原理的学习,有助于为会计学专业、管理类各专业后续课程奠定理财概念和知识基础。数百年的市场经济与会计发展历史表明:“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越发达,经济越繁荣。”我们也看到,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会计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会计职业成为就业市场的热门职业。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会计是经济管理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手段,其核算与信息是企业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知识及其行为涉及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会计改革与发展因而也就成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人们更加认识到:在信息化、知识化的时代,围绕数字化信息技术建立一套全新的现代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已是中西方会计发展的大势所趋。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需要,也为了满足21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与企业有关的各方面人员(如投资者、债权人、证券公司、国家税务监管机构、企业的管理者)都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的会计知识。
本书结合现阶段中国高校会计学教学和研究的最新成果,采用生动丰富的案例,力求使学生在实践和思索中学习会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并培养他们的应用和实践能力。本书采用“大会计”的特色视角,使读者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整体地了解整个会计学的系统和框架,认识会计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作用,并逐渐对会计形成清晰完整的认识,既可为后续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能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各项工作中成为主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实践性强。书中所涉及的会计核算方法、制度规定全部符合中国现行的法规制度,与2007年1月1日之后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及其不断完善的细则说明保持一致。大多数章节选取的案例发生于近几年内,时效性强,案例研究更具实战性。
第二,内容全面。本书适用于中国环境下各类有志于学习会计知识的人员,语言简洁流畅,通俗易懂。本书用朴素的陈述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现代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第三,循序渐进。每章前编有贴近实际生活的案例或者故事,尽可能引导读者初步领会本章将讨论的核心问题及其意义。每章后的小结对各章的重要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概括的总结,以帮助读者掌握各章内容的精髓。每章的思考题有些在正文中并没有明确答案,希望借此让读者充分利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得出自己的结论。每章后附有数量和难度适中的练习题,旨在使读者通过习题进一步巩固各章重要的知识点。
本书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会计系叶陈刚教授主编,李鸥副教授任副主编。叶陈刚负责编写大纲,设计全书结构,并在李鸥的协作下总纂与定稿全书。具体编写分工如下:第一、第十章以及各章前的案例引导由叶陈刚执笔;李鸥执笔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九章;徐伟、张帅、葛厚澍、彭斐与王孜等博士、硕士分别执笔第二、第三、第八、第十一、第十二章。另外,叶陈刚教授在内容和文字方面进行了大幅的调整和修订。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帮助,同时对外经贸大学的领导和同事们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编写工作量大、专业性强、时间紧,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或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新的实务问题一定会产生,需要我们去总结和提炼。我们会及时关注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动态,适时修订本教材。
叶陈刚
2013年3月31于北京惠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