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工技术的发展与要求
“电工理论与控制技术”是研究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应用的基础课,实验是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巩固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电工控制技术这些年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支持下发展非常迅速,也从原来的单一的电工理论和技术发展到集计算机理论和技术、通信理论和技术以及控制理论和技术于一体的新型的电力电子技术和新型的电力控制技术。它们互相渗透,相互交织,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工、电子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非电类专业的学生掌握和应用电知识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求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同时要学习或了解其他弱电或计算机硬件相关学科的知识,分析各学科间技术的应用和支撑,特别是以单片机为主的软件知识和硬件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自己去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2.本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为理工类电专业和非电专业的基础课。根据目前二本院校理工类专业以培养“宽口径、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人才模式和教学目标,结合各类教材的特点和二本院校理工类人才培养定位的需要,紧密结合“电工理论与控制技术基础”理论教材的基础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兼顾的开放性技能训练,注重经典理论和单元电路与工程应用、电气产品相结合。内容包括测量的基础知识,常用仪器、仪表及其使用,常用元器件简介,验证性实验,应用及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特别是PLC的控制部分,结合电机的控制方式,开设多功能、多用途的各类自选实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本课程的目标
本课程包括以下4个目标。
(1) 综合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理论联系实际,能对绝大部分电气[1][2]产品的工作原理和核心技术进行系统分析,并能改良实践和创新设计。
(2) 就业目标: 能满足企业电气产品的生产、施工、销售、管理、维护、研发等方面的工作。能看懂各种电气设备的施工图,并承担单位或一般房屋的电路设计和安装施工。
(3) 等级目标: 通过短期的相关安全法规方面的学习,能考取国家级的电工证(建议毕业当年完成此项工作)。
(4) 知识目标: 在电类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中,专业成绩要达到合格要求。
4.本课程对前后课程的要求
本课程是建立在“电工理论与控制技术基础”基础上的一门专业基础实验课。因此,对“电工理论与控制技术基础”中的一些基本概念要求要清楚、定性的分析要掌握。本课程对后续课程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对模拟低频电路、高频电路等课程的关联非常紧密,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应尽量将前、后学科的知识进行相互的接触和联系,以扩大知识的视野。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贵州省重点学科”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2015年3月